中国储能网讯:虽然混合动力这一技术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得到普及,但是在中国的推广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境。混合动力车型进入中国已经好几年时间,但始终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处境。讨论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买单的人很少。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产品方面的原因,也有非产品方面的原因。不少消费者都认为混合动力技术不成熟、保养成本高、电池容易发生故障,甚至还有人认为混合动力车需要充电、容易发生漏电事故。同时,在历次政策扶植补贴新能源汽车中,混合动力汽车都未被纳入补贴范围。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提出史上最严厉的汽车油耗控制目标,新能源汽车则要到2015年实现累计产销量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不过,之后两年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地方政策落实缓慢,并且受制于“地方保护”。但今年以来,在政策利好的持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元年终于启动。
近期,从减免购置税,到确定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硬指标、时间表,再到酝酿之中的电动车生产牌照开放,以及充电设施补偿政策,进口车关税优惠,公车采购新能源汽车不低于30%,减免购置税等,政策面正以“组合拳”的态势,强势打破新能源汽车“久推而不广”的闷局。
从数据来看,201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也已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据中汽协统计,2014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2013年全年数量。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85辆和11777辆,插电混动车产销分别完成8507辆和8700辆。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无缘目前的众多政策利好。虽然多数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是通往电动化的必由之路。但由于目前国家政策补贴倾向于纯电动汽车,使得国内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十分有限。
以混合动力领先者丰田为例,丰田在2013年实现球销量997万辆、混动车型完成130万辆的销售后,将更大的重心放在了混合动力车型的推广上。在中国投产的两款混合动力车型凯美瑞尊瑞和普锐斯去年的销量是7000辆左右,进口雷克萨斯混动车型去年销量高达2万辆。
目前,国内企业和国际先进厂商存在最大差距,不是资金、设备、人才甚至是技术的差距,而是行动的差距。政府、企业都按兵不动。政府在等待国际、世界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界定和未来发展趋势,而企业则在等待政府给予相关的扶持措施。
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特别是企业,不能单单依靠政府的支持,而是要紧跟国际产业大趋势和发展方向,突破自身技术瓶颈,最终实现混合动力的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