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产能与项目 返回

下一代电池技术跃跃欲试 力图争夺新能源汽车电池主导权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4,000mAh/克


  硅基负极材料具体容量的上限

  130%

  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相比,固态电池电芯所需的锂增幅

  7%

  在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基准情景下,与未采用钠离子情景相比,2035年钠离子电池所取代的锂需求】

  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改善得益于过去十年中正极的发展,例如向镍含量更高的材料体系方向发展。但性能和成本的下一个增量发展预计将来自其他部件的新兴技术,包括下一代负极、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这些创新的采用速度可能会对诸如石墨等关键原材料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石墨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默认正极材料,但依赖硅、锂和硬碳的下一代技术预计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彭博新能源财经估计,与市场未石墨转型的情景相比,2035年它们最多可以取代三分之二的石墨需求。

  固态电池可能改变游戏规则。它们可以实现与当前使用的液态电解质不兼容的高压高容量正极,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容量。但是,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和隔膜可能使电池电芯所需的锂增加一倍以上。

  转向使用钠离子电池可以减少对锂的需求,与基准情景相比,大规模普及将使2035年需求减少37%。然而,即使钠离子电池得到迅速采用,但彭博新能源财经仍然预计,到未来十年的中期,锂需求量将达到240万吨碳酸锂当量,比2022年增长五倍。

  新型电池技术涉及新的电池部件或材料、新的制造工艺或建立新的原材料供应链。能否成功将取决于它们能够多快地扩大规模并整合到当前的制造技术和流程中。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