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产能与项目 返回

磷酸锰铁锂迎来拐点?

作者:Mr蒋静 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发布时间:2023-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传言特斯拉Model 3将采用磷酸锰铁锂电池。

  一石激起千层浪,磷酸锰铁锂终于迎来市场化应用的拐点?遥想2020年初特斯拉Model 3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带动了整个磷酸铁锂的反转以及碳酸锂价格的一路高涨。

  为此,这个传言令人浮想联翩。

  如若属实,随着特斯拉Model 3采用磷酸锰铁锂电池,是否也意味着磷酸锰铁锂也将迎来爆发?

  01

  已然从0到1

  本公众号曾于2022年7月发表了《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对磷酸锰铁锂的优劣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一年过去了,如今进展如何?

  在材料端,目前磷酸锰铁锂已经获得众多材料企业的加持和推广,既有新势力,也有正极材料背景的旧势力,产能增速加快,已有企业10万吨+产能,数千吨级产能的企业不胜枚举,成本在不断降低,性能在不断优化。

  尤其是在磷酸铁锂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磷酸锰铁锂成为旧势力玩家寻求突破的重要方向,也进一步加大了磷酸锰铁锂的产业化进程,制备成本较高的短板不断修复。

  在电池端,主流电池企业不敢掉以轻心,均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测试和产业化,能量密度已达200Wh/kg,目前主要采用与三元电池掺杂的方式进行产业化,个别电池企业已经批量出货,主要应用于小动力(两轮车为主)领域。

  在应用端,小动力(两轮车为主)、小储能成为率先应用的领域,电动汽车领域成为众所期待的最强市场,有望切入700Km+续航的车型。如果确认特斯拉Model 3采用磷酸锰铁锂电池,那么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预计将迅速渗透。

  总体上来看,磷酸锰铁锂已经确定性地实现了产业化,从材料到电池,再到终端应用,通过掺杂方式在小动力的细分场景已经实现产业闭环,已然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02

  从1到N能有多高?

  如果说磷酸锰铁锂已经实现了从0到1,那么后续产业化推广的关键就是,在从1到N的道路上,可以走多高多远?

  应用场景是重点。

  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在小动力(两轮车为主)、小储能(移动储能为主)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且已经开始产业化应用,预计将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或许将构成磷酸锰铁锂的基本盘。

  而电动汽车领域,则将成为从1到N的关键。

  这也成为目前各大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攻坚的重点,首先从中端电动车切入将是一个重要的策略,走介于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之间的差异化路线。

  一旦在电动汽车领域批量应用,成本预计将通过规模化迅速下降,加之碳酸锂价格本身的下滑,还会进一步提升磷酸锰铁锂的综合性价比。毫无疑问,如果特斯拉导入磷酸锰铁锂,将是一件十分期待的里程碑事件。

  总之,电动汽车领域将决定磷酸锰铁锂的天花板有多高。

  03

  开辟第三种路线?

  锂电池的技术迭代较慢。

  由于锂电池创新需要兼顾安全、成本、能量密度、循环次数、低温性能、资源约束等因素,创新不易,技术迭代不易。

  为此,比较成熟的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很长时间都把持了锂电行业的主流技术路线,尤其是在使用量占比较大的电动汽车及大型储能领域。

  对于磷酸锰铁锂而言,不含镍、钴等稀有金属,理论成本较低,相对磷酸铁锂的电压平台及能量密度更高,比磷酸铁锂提升15%,相对三元电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更高,耐高温和低温。

  可见,磷酸锰铁锂电池在安全、成本、能量密度、循环次数、低温性能、资源约束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并没有明显短板,而且随着规模化推广,成本问题还会不断改善。

  如果磷酸锰铁锂能够顺利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推广,无论是直接使用,还是与三元电池掺杂,磷酸锰铁锂就有望成为锂电池第三种技术路线,开启锂电应用及竞争的又一篇章。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