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2023储能调研第13站:走进熔盐储能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7-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3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十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专家组一行36人走进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胜技术副总裁章颢缤、综合业务副总裁熊步青、综合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杨义博士等负责人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可胜技术塔式光热发电及高温熔盐储能技术,多场景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配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原材料供给对熔盐储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投资回报率等方面展开。

来访期间,专家组一行在章颢缤的陪同下,参观了可胜技术展厅,杨义博士重点介绍了可胜技术在光热发电技术研究、装备研制、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专家组对可胜技术在光热发电及熔盐储能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上,杨义博士代表公司介绍了企业发展经营情况,光热型熔盐储能技术,多场景定制化应用,自研配套产品开发与应用,市场占有率等。

可胜技术成立于 2010 年,是国内领先的光热发电及熔盐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塔式光热发电及高温熔盐储能技术研究、装备研制与工程化应用,深度聚焦光热发电及多能互补发电业务,并积极布局以熔盐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应用领域,致力于通过先进、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绿色清洁能源。

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及工程实践,可胜技术已成功掌握从聚光、集热、储热到发电的全流程塔式光热发电核心技术,并建立起光热发电全产业链。其开发建设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是国内首个实现达产的光热电站,是我国光热项目设计、建设、运行的典范。

光热型熔盐储能技术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面临的诸多挑战,结合可胜技术在光热发电及熔盐储能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及发展经验,以青海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和实施项目为例,综合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杨义详尽阐述了光热型熔盐储能电站的运行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光热型熔盐储能电站(区别于传统储热型光热电站)的主要特点是小镜场、储能规模大(GW级)、储能时间长(4~12小时)、系统效率高,通过并联配置多组熔盐储罐,可轻易实现大规模(10GWh级)的储能,综合性能可与抽水蓄能相当,适宜建设为电网侧、发电侧的大规模储能电站或共享储能电站。”杨义表示,随着光热熔盐储能及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27年至2030年,初步估算光热型熔盐储能电站的容量电价(不含税)将由478.6元/kW·年下降至451.7元/kW·年。

光热型熔盐储能电站与其他储能方式技术特点对比

多场景定制化应用

以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为基础,可胜技术将业务逐步扩展到以熔盐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应用领域,并已形成一系列定制化解决方案。针对储能、放能的不同需求,熔盐储能系统可搭配不同的能量吸收、释放装置,可吸纳谷电、风电、光伏电、弃风弃光等电能,工业余热、废热、分布式生物质、天然气等热能,太阳辐射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再根据应用场景输出冷、热、电、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

1、风/光园区储能

熔盐储能系统可以为风电/光伏园区提供储能服务,通过熔盐储能储存弃风弃光电,并在其余时段转化为电能上网(或热能供应热用户),解决风光大基地弃风弃光问题,满足政策对储能、调峰的要求。

2、火(热)电机组灵活改造

为提高现役火电机组灵活性,需有效解决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系统的低负荷稳燃问题,通过熔盐储能技术改造,在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超低负荷上网(最低零负荷),并显著提升机组调频性能。对于热电机组,加装熔盐储能系统后,可实现发电与供热解耦,解决“以热定电”的难题,大幅提高机组灵活性。

对于退役的老旧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的改造,在保留机组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投入少量资金加装电加热器和熔盐储能系统,可将新能源弃电或电网低谷电储存起来,在用户需要时供给电能和热能。改造后的机组可发挥调峰、调频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及稳定运行能力。

3、综合能源服务

1)应用于工业园区清洁能源站,建设多能互补一体化园区

通过将园区的工业余废热储存在熔盐中,在必要时转化为满足生产、制造所需的电能、工业蒸汽、热水等,同时可在“谷电”时段储存电网谷电、弃风弃光电等能量,供应整个工业园区在“峰电”和“尖峰电”时段的用能需求。

2)应用于住宅区、商业园区,助力区域集中供冷、供暖

通过吸纳谷电,分布式光伏风电,弃风弃光电的能量储存在熔盐中,为居民区、写字楼、事业单位、高铁站、机场等提供区域性的供热、供冷、供热水、供电等综合能源服务。

自研定日镜+跟踪光伏系统

1、高精度智能定日镜

对于塔式光热电站而言,定日镜是整个电站能量收集的核心设备,定日镜的精度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决定着光热电站的效率、发电量和投资收益。可胜技术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智能定日镜产品,可实现优于0.1°的跟踪精度,从一公里以外将阳光精准的反射到吸热器的指定位置,其精度要求是常规光伏跟踪支架的10-20倍。同时,依托可胜技术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分布式镜场控制系统及软件,可实现10万套规模级别的定日镜场集群控制,并具备智能诊断、远程升级、连锁保护等智能化功能,可有效提升光热电站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大幅减少电站的运维费用。产品已在高海拔(超过3000米)、高寒(-40℃)、大风沙(42m/s以上)等恶劣环境下长期安全、稳定工作,具备极高的可靠性。

上述产品不仅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认证,且在实际运行中深受项目业主好评。同时,可胜技术还主导了相关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牵头编制了IEC国际标准《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镜场控制系统》,以及国家标准《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2、智胜系列跟踪光伏支架系统

基于十多年自主设计、开发、制造、运行高精度智能跟踪产品的经验,可胜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成功研发智胜系列跟踪光伏支架产品,具有适应性强、可靠性高、跟踪精确、运行稳定、易于安装维护等优势,搭配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跟踪算法,可大幅提升项目发电量,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化光伏电站中。

据了解,该系列产品颠覆传统驱动方式,采用多点平行驱动及高强度结构设计,同时支持机械/电气同步驱动,支架受力分布更均匀,兼容所有单双面组件,适用于大风沙、大坡度等现场安装环境。产品内置可胜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跟踪算法,为每排支架定制运动学模型,具备地形适应性跟踪功能,可实现更精准的跟踪控制,提升电站发电量8%~15%。

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

“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光大基地的开发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等省份正在建设多个配置储能型光热电站的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光热与光伏融合发展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充分发挥光热电站储能调峰的作用,可使大基地项目连续、稳定输出清洁低碳的绿色电力。

可胜技术已经取得了国内多个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的光热项目订单,总装机规模达700MW。在光热行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可胜技术积极开拓光伏领域,以智能控制赋能光伏产业,利用跟踪光伏技术提升光伏发电效率,助力电站收益最大化,为广大光伏业主及合作伙伴开启光伏跟踪新答案。

会上,结合杨义博士的发言,专家组就关键技术原理、技术特征及优势、应用场景及成效、储能需求前景、成本控制及投资收益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与本次调研的单位包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北京宝光智中能源有限公司、三花新能源热管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精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车永电电气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恩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湘能楚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Intertek天祥集团、物产中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零壹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调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