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汽车如何拓宽“下沉市场”?

作者:龚梦泽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76.1万辆,同比增长33.4%,环比增长12.1%。专家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攀升至36%。

  笔者观察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区域分布上,一线城市凭借着消费者更强的购买力、对电车的更高接受度,以及更充分的基础设施,成为新能源车消费的核心区域。

  而县乡市场,随着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各地区各部门的促消费活动纷至沓来,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被快速唤醒和激活。

  但不得不承认,配套充电设施不足、售后维修难等短板依然是县乡地区普及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掣肘。对于车企来说,在配套设施缺乏的县乡地区,需要追加投资新建营销渠道、改建店面,以及联合充电桩企业、运营商等提供一条龙服务,才能更为平顺地承接一线城市溢出的消费需求。

  对于低线城市而言,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新能源相关企业聚集程度的高低,既反映了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环境的优劣,更会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如果能够在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浪潮中有所作为,不仅能够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也将鼓舞整车厂商及上下游产业入驻。

  面对新能源汽车在下沉市场发展普遍存在的“三高一低”(购车、保险、贷款成本高和使用频率低)问题,笔者认为,应从经济性、场景配套和政策补贴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产品供给应更强调性价比优势。在低线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较于高线城市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占比更高,同时客货混装、一车多用现象普遍。新能源车企应通过优先打造高性价比车型,进而打开低线城市市场。在商业模式探索上,可以考虑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形式,促进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

  二是提升销售及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和金融配套。已具备渠道优势的新能源车企应主动完善下沉市场渠道,尤其是要提升城市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可优先在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此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以及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三是政府继续给予长效性政策补贴,鼓励新能源车企和充电企业适度提前布局,并通过补贴弥补企业早期运营亏损。引导各企业建立联合服务网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低线城市的服务覆盖度。从政策层面倡导、鼓励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进而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