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建成投用

作者:王立国 潘冬冬 来源:中国能源网 发布时间:2023-07-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2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中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建成投用。

  该站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西南侧,占地面积超4000平方米,共建设77个充电车位,可辐射交通枢纽、商业广场及周围10余个居民住宅区,将进一步织密天津充电设施基础网络,提升京津冀交通圈绿色出行服务保障能力。

  据了解,该站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落实天津市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落地实践,在快速充电、智能充电、便捷充电等领域先行先试,对服务出行加快绿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共布局51个直流充电车位、23个交流充电车位、3个V2G充放电车位,可满足不同车主的个性化需求。启用后,预计年充电量将超过2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500吨。

  值得一提的是,该站在国内首次应用了2套兆瓦级IGBT变充一体化电源设备,实现了全站18个充电桩用电容量的动态合理分配,极大提高了充电效率。“在这里,最大可实现180千瓦超大功率充电,相较于市面常见的60千瓦快充桩,可将充电时间缩短近70%,实现‘充电10分钟,开车到北京’。”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魏显鉴介绍。

  该站应用自动送电机器人、自动充电机器人、移动共享充电桩等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自动充电+自动送电”新模式,在满足市民充电服务需求同时,为市民展示了未来电动汽车充电的“新图景”。其中,自动送电机器人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能按照导航信息自主行驶至指定地点,利用自身储能模块为车辆提供充电和应急救援服务,将充电服务半径从站内延伸至站外,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在特殊场景下无法进站充电的特殊需求。

  “我们将‘融合创新、环境友好、低碳节能’的建设理念贯穿到整个充电站的设计中。”据国网天津经研院项目设计总工程师牛博彦介绍,该站还建有一座完全依靠光伏供能的“零碳”驿站,通过屋顶和雨棚铺设的237块100千瓦光伏板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不仅可以为充电车主提供休息空间,还可以让车主直观感受“零碳”建筑带来的低碳生活体验。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其背后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有力支撑。在天津,电力部门结合实际充电需求,高效配置电力资源,持续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运了津门湖、武清城市综合充电站等标杆示范站,实现过境高速、电动公交、4A级以上景区充电设施全覆盖,“核心区0.9公里、市区3公里、郊区5公里”充电服务圈全面成型,助力居民百姓低碳出行,服务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