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2019 年第三季度:我们需要多少储能?

作者:Iain Staffell 博士 来源:CLEANdata译 发布时间:2023-08-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1:图例中引用的多个来源的数据,部分由 Zerrahn 等人于 2018 年编制。关于可变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储能经济学。主要作者:奥利弗·施密特

  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是,英国电力系统在转向更多可再生能源时需要具备多大的灵活性,以及这种灵活性中有多少应该来自储能?

  要实现超过 80% 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正如建议的实现净零排放),可能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储能容量从目前的 3 吉瓦扩大十倍到超过 30 吉瓦。
  显然,需要新技术来平衡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的可变性,但储能市场有多大?这是许多学术和行业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答案,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系统的其他部分如何发展——从有多少电力来自核能、可再生能源和灵活的化石燃料,到有多少人购买电动汽车和热泵。它还取决于各种研究如何对电力系统的运作进行建模,以及它们使用的技术和经济假设。
  国家电网在其未来能源情景中提供了四种可能的愿景。他们预计英国将在未来 15 年内安装 3 至 13 GW 的新储能容量,具体取决于我们是继续严重依赖天然气还是转向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来发电。其他研究涵盖的范围更广,但有一个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更多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需要更多的存储,并且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需求增长得更快。
  当然,储能只是有助于整合低碳能源的灵活性的一种形式。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需求侧响应(如智能家电和热泵等)和调峰电站都可以发挥作用,并且同样预计在未来几年都会增长。
  对未来电力系统进行 28 项研究的结果,将未来几十年内建成的储能量与可变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量进行了比较。这些研究涵盖四个区域,以颜色表示。已安装的储能容量除以每个地区的电力峰值需求,以考虑国家的相对规模。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