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数年前的盛夏8月,笔者回到安徽中部农村的家乡,晚上高温难以入眠。虽然家里装了空调,电力供应也没有中断,但空调却无法启动。问了父母才知道,当时村里不少人家安装了空调,但因电力供应不足,电压过低,老式的定频空调启动不了。因此,很多人家新买的大多是变频空调,为的是在低电压时勉强使用。
时间一晃到了2023年3月,我再次回乡,家里安装了第二台空调。几年前的酷热记忆还在,问起空调的事时,父母告诉我,家乡的电压已经是今非昔比,农村增加了很多变压器,很少再有停电或电压不足的问题,感觉几年间村里的供电质量明显改善。
出于职业习惯,我很关心家乡的例子是否个案。做了一些功课后,了解到农村电网的提升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不断的农村电网改造是供电可靠性改进的关键。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在惠及工商业和城市居民的同时,对农业和农村居民也有助益。
关于农村电网的未来,也有明确的目标和政策导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到2025年,农村电网的网架结构将更加坚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初见成效。到2035年,农村电网将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化电网,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将全面提升,城乡电力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农村电网要全面承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就地消纳。
建立安全可靠、智能开放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对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过去的电力不稳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近些年农村电网的建设,使得居民们可以享受到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其次,建立安全可靠的电网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繁荣。近十年来,随着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家乡的乡镇涌现出许多小型企业,许多村民也实现了就近就业。相比之下,从笔者自己多年在东南亚生活和工作的经验来看,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工商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此外,智能开放的现代化农村电网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低碳转型。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的增长也会日益显著。智能化电网系统可以通过智能配电技术和电网优化控制,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和优化,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开放的电网可以促进新能源的接入和利用,满足农村地区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成本降低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可以更好地利用屋顶和不适宜耕种的土地资源,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不过,农村电网的未来仍需应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就地消纳等挑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需要有足够的本地负荷,而新能源的消纳则需要本地具备灵活的电力供应和需求。当然,随着汽车的普及,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普及,农村地区的储能系统有望显著增多,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电网的韧性。
需要指出的是,农村电网的建设存在着规模经济不足的问题。由于总负荷不高且居民分散,发展农村电网短期内难以获得经济回报,更多的是履行城乡均等化发展的责任。从长期来看,国家对农村电网的远期战略投资,将通过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来回报。相比之下,一些东南亚的不发达国家虽然实现了农村电力普及,但由于电力投资不足,电压等级不足,工商业发展受到制约。
总而言之,建设安全可靠的农村电网对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化电网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国家对农村电网的远期战略投资将带来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