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嘉兴这个“超级充电宝”研发中心启用

作者:记者 沈烨婷 徐惠文 通讯员 李晓春 来源:潮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上料、涂布、滚分一体、激光模切……8月5日,在位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三角储能国际研发中心,一条储能电池“超级中试线”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在10万级洁净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机器有序运转这里将分阶段开展储能电芯的小规模量产,规划年产能将达到0.7GWH。

  “中试车间是科研成果走向大生产的桥梁,这里既是嘉兴储能电池研发制造总部基地的动力‘心脏’,也是一个‘缩小版’精品工厂。”长三角储能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汤志勇说,长三角储能国际研发中心“超级中试线”兼容方形、圆柱、软包三类储能电池产品及材料技术,集检测、小试、中试及小规模量产于一体。

  什么是储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源储存起来,原理类似于一个大型“充电宝”。“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在汤志勇看来,“双碳”背景下,储能产业是一条又长又宽的“新赛道”。它既能用于发电侧或用户侧,帮助电厂、工厂、家庭等用于存储电能或后备用电,也可以安装在电网侧,帮助电网调峰。

  驶入新赛道,必须“快人一步”。“4月1日,这里还只是一个毛坯房,6月30日生产设备就已经完成安装,具备试生产条件了,比业内同类项目的建设周期缩短了近一半时间。”汤志勇说,这条“超级中试线”的投建速度仅历时90天。“这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先进的中试线,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中试线。”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冯时林说。

  这离不开嘉兴经开区的“保姆式”服务。在项目一落地,嘉兴经开区就成立了项目服务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难题。“我们优化了项目推进机制,同时对进度进行跟踪晾晒,力促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嘉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距离长三角储能国际研发中心不远处,还有一个“超级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去年6月,长三角储能集团与嘉兴经开区签约嘉兴储能电池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51亿元。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年产能将达到3GWH;两期全部达产后,预计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三项综合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

  创新是产品的生命力。在长三角储能国际研发中心陈列了许多系列储能电池产品,除了280AH磷酸铁锂方形铝壳储能电池,还有4680全极耳大储能电池等新款储能电池产品。“我们量产的产品,以及正在研发的产品,全部都将实现自主知识产权。”长三角储能集团产品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大内秀夫说,企业的研发团队来自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同时还在围绕终端应用市场、上游供应商以及回收端开展相应合作,向储能产业“全产业链、全场景”进行探索。

  产品还未下线,订单已经来了。“以往制造企业都是先生产再拓市场,我们将研发与市场、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同步启用。今年4月我们去海外参展后,2个月后,欧洲客商就特地赶来嘉兴回访。”长三角储能集团旗下综合能源公司总裁朱利伟说,目前企业已有1.5GWH的预采购订单,产品将主要运用在风力、光伏电站等配套储能设施。

  储能产业,嘉兴其实早有布局。产业链上游,桐乡的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有色金属采、选、冶的种子选手,同时还涉及一段中游制造;嘉善的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储能锂电池研发、生产的一匹“黑马”;在下游产业应用研发上,嘉兴的科研院所、人才企业同样走在前列。

  “嘉兴拥有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动力锂电池等方面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未来将依托桐乡、嘉善等地产业基础,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打造原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体系。”嘉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嘉兴集聚了华友钴业、兰钧、冠宇等一批储能产业链知名公司,全市已建、在建和拟建电池产能超50GW,产能全部建成达产后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超千亿元。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