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六部门出台氢能标准建设指南:聚焦多项关键技术设备 产业化周期正式开启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创板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指南》提出,目标到2025年,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30项以上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同时,该文件也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部署了核心标准研制行动和国际标准化提升行动等“两大行动”,提出了组织实施的有关措施。重点任务有两项:

  第一,加快制修订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其中包括加快制定一批氢安全、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高压储运氢设备、氢液化、液氢储运设备、输氢管道、加氢站设备、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标准。

  第二是积极提升氢能国际标准化水平。

  此外,《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

氢能发展规划密集出台 产业化周期已开启

  实际上,今年以来,我国多地政府已对氢能发展作出规划:

  上海7月末发布发布《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2023-2025年)》, 到2025年,力争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总量超过1万辆并完成不少于70座加氢站建设。兰州市同月印发《兰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浙江省在《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2025年前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已发布《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氢气消费量超过3000万吨,中远期将有希望突破1亿吨。从我国的氢能战略上来看,国信证券认为,当前重点需要突破交通领域关键设备和材料的技术,以及国产化应用,再通过交通领域的应用带动氢能的储运环节发展,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驱动力。最终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后的终端需求市场成熟,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快速发展。

  国泰君安认为,如今氢能市场序幕拉开,产业链有望自上而下放量。我国氢能规划明确,产业周期已开启,绿氢项目呈现高景气度,电解槽需求快速增长,上游制氢端率先受益。增长动能将自上而下逐级传导,叠加来自终端应用侧的深度脱碳需求,有望带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设备放量。

  光大证券补充称,基础设施是氢及氢衍生品储运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全面的管道铺设解决氢气长距离运输问题,有助于氢气下游的多重应用。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整理,氢能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