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绿电装机突破百万千瓦

作者:史兴旺 来源:中国能源网 发布时间:2023-08-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季夏的科尔沁草原,草木葳蕤、万物并秀。

  8日9日,随着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市场化消纳新能源试点项目3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霍林河循环经济绿电装机突破百万千瓦,成为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首家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

  作为全球首个“煤—电—铝”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集群,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依托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劣质煤资源,按照“以煤发电、以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总体思路,建设了包括年消耗1000万吨劣质煤的180万千瓦火电装机、90万千瓦风电装机、15万千瓦光伏装机、86万吨电解铝产能及配套自备电网、监控指挥中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构建了高载能产业清洁发展的示范区。

  项目投产以来,示范效应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实现了劣质煤、中等品质煤、优质煤分级利用,大幅减少煤炭外运产生的碳排放和资源损失;建立了城市中水、煤矿疏干水、地表水三级互补用水方式,科学综合利用水资源;热电联产替代了地区城镇居民分户采暖低效小锅炉40余座,供热面积达700多万平方米;构建了新能源全额消纳、火电为主调峰、铝负荷参与调解的新型现代化智能电网;实现了“煤电路港”联营,形成产运销一体、正反向均衡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的煤炭外运大通道。

  项目得到国内外相关行业、组织的关注和认可,先后荣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及“A6联合体”颁发的“2023年综合智慧能源优秀示范项目”等多个奖项。

  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打造霍林河循环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共安装45台风机,采用单机容量6.7兆瓦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高度95米,单只叶片长84米,叶轮直径172米,机舱重量148吨,是迄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首台陆上变压器上置型的6.7兆瓦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该型号风机应用发电机位移在线监测系统、油品在线监测系统、振动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消防系统、基础沉降和塔筒垂直度在线监测系统、发电机及叶片健康监测系统、地面及机载式激光雷达装置等先进技术。

  项目建设过程中,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项目除采用变压器上置机舱的风力发电机组外,电缆采用地埋输电的方式。较之传统的架空输电线路,地埋电缆无需架设铁塔,仅挖掘1.5米宽的沟槽,大大节约施工占用土地面积,并即时进行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不影响牧区放牧和收割。

  截至目前,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绿电装机达10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7%,每年可输送清洁能源3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90万吨,大大提升了绿电消纳比例,优化了能源产业结构布局,推动着“煤电铝”向“绿电铝”的转型,持续促进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升级发展将以实现绿电低碳、安全可控、智慧灵活、开放互动、数字赋能、经济高效为总体目标。重点实施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灵活性提升和节能减排、分布式智能电网智慧高效运行、智慧铝业高质量发展、绿电转化建设、智慧无人绿色零碳矿山建设、绿色智慧路港建设、绿电交易和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对循环经济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专项规划等主要任务。同时,持续提升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品牌效应,优化能源布局和结构,助力循环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载能产业清洁智慧转型发展贡献国家电投新方案。

分享到:

关键字:绿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