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动力电池安全再引关注!工信部要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

作者:记者 林水静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3-08-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企业排查不同类型动力电池系统(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等)装车情况及整车动力电池使用情况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将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

一直以来,动力电池安全问题都备受关注。今年,受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动力电池再度迎来安全考验。

“在暴雨天气下,一旦动力电池涉水,就容易造成内部短路,引发燃烧或者爆炸;而高温条件下,电池内部也更容易出现热失控。”伊维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辉表示,“这次工信部提出的安全隐患排查,有利于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如果满足国家标准,就算遇到电池着火也至少有5分钟的时间逃生,能够减少人员伤亡,让消费者从品质上更加肯定新能源汽车。”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安全隐患排查意味着防患于未然。“提前开启一轮自我排查,可避免在接下来的高温等紧急情况下出现安全事故。”

此外,吴辉表示,技术保障方面,可提高动力电池的防护等级,让水无法进入或尽可能少进入电池内部。“现在电池防护等级都做到了IP67,如果再继续提高,还可以继续提升安全性。”

除了技术,动力电池安全保障还体现在运营环节。《通知》要求强化运行监测安全排查,企业应排查新能源汽车产品接入本企业监测平台和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情况,做到“应接尽接”。企业还应排查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状态以及特殊状态车辆的安全隐患,结合车型特点制定排查工作计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在车主用车安全方面,吴辉提示,车辆使用过程中应形成良好使用习惯,关注动力电池状态。“例如,近期多地遭遇台风,路面积水严重,纯电动汽车在涉水行驶时,电池组容易受到水浸,导致短路;在使用习惯上也需注意,充电时不要充满不拔或把电用光再进行充电。”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过充时会大量放热,使电池温度和内压急剧增加,存在爆炸、燃烧等风险。

在研发环节,新能源车企及动力电池厂商也需严格把控动力电池产品安全质量。“要从材料体系上保证电池的相对安全,后期管理维护则起到巩固辅助作用。”吴辉表示。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