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8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李俊涛用“电网一张图”查阅业扩报装客户的地理位置,在线计算设备可开放容量和最佳接入路径,十几分钟后就完成了供电方案答复。
“电网一张图”基于电网资源业务中台建设,融合了电网资源、资产、拓扑、量测等海量数据,可用于设备资产管理、生产业务指挥等生产核心业务。结合“数字浙电”建设要求,绍兴供电公司围绕抢修智慧指挥、智慧调度等业务场景,推动“电网一张图”创新应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
供电情况图上看 辅助故障快速处置
8月1日15时7分,绍兴柯岩区供电公司柯岩供电所员工王华收到“电网一张图”发来的短信,提示35千伏独山变电站出线东升线故障,引发保护动作。“电网一张图”还给出了故障影响范围、隔离方案和转供方案。5分钟后,东升线自动重合闸成功。
今年,“电网一张图”在绍兴全面应用。按传统的故障处置方式,指挥人员需要分别从多个系统中收集汇总故障信息,研判具体情况,再将故障信息分发给不同部门进行处置。而“电网一张图”整合电网运行各环节量测数据及故障信息,可以精准定位故障区域,结合线路拓扑关系自动生成转供电方案,辅助配网故障处置。
边应用边创新,绍兴供电公司结合当地电网实际拓展“电网一张图”应用场景,围绕供电服务指挥,建设客户供电情况监测热力图。该热力图将绍兴市的地理图层分为3种颜色,黄色代表故障瞬时影响范围,灰色代表故障自动隔离后的停电区域,绿色代表故障后恢复供电区域。这张热力图直观展现了区域供电情况,可以辅助运维人员进行抢修决策。该热力图与移动终端等设备叠加应用,还能够实现抢修任务实时传达、现场影像快速回传,提升抢修工作效率。综合分析线路及周围环境信息、线路历史故障数据,“电网一张图”还可以精确定位易出现故障的薄弱线路,支持供电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配网改造升级工作。
自年初“电网一张图”应用以来,绍兴供电公司配网故障后自动恢复送电用时从15分钟缩短到5分钟,推动故障现场处置效率提高23%。
协同优化水电调度 提高调峰能力
7月15日13时,受高温天气影响,绍兴市新昌县负荷快速上升。新昌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发令后,门溪水电站及下游小型水电站同时开始发电,缓解了用电高峰期该地区的供电压力。
绍兴西南部的新昌县河流多,有103座小型水电站。绍兴供电公司在采集小水电资源信息时不仅采集发电功率,还补充了流域小水电的上下游关系和可调节库容等情况,依托“电网一张图”实现小水电资源全息感知。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打造小水电聚合管控运行场景,在“电网一张图”中预设梯级水电站协同优化调度策略,实现了小水电发电一键调配和实时响应。较以往小水电站各自发电而言,区域内水力发电效率提高了20%以上。在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通过协同优化水电调度,新昌电网调峰能力提高1.1万千瓦。
同时,绍兴供电公司融合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企业生产计划、新增用电容量等信息,以10千伏母线为单元节点,开展负荷综合预测,将线路、台区负荷变化趋势实时展示在“电网一张图”中。该公司还依托“电网一张图”测算各个片区未来24小时的负荷,为优化电网运行方案提供参考。
源网荷储协同 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7月19日11时,上虞35千伏红墟储能电站在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充电后,在中午负荷高峰期开始放电。红墟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6000千瓦,在光伏发电出力大的条件下开始充电,在负荷高峰时放电,通过削峰填谷减轻电网的运行压力。
红墟储能电站位于工业企业密集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的企业几乎都安装了屋顶光伏。
针对新能源电源大量接入电网带来的问题,绍兴供电公司深化上虞源网荷储微电网示范建设,通过“电网一张图”开展电网优化运行仿真计算,增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基于接入电网的光伏、储能等运行数据,我们通过‘电网一张图’进行图、模、数融合拼接与综合应用,实现主配网一体的潮流计算和负荷全景观测,并采用仿真计算制订源网荷储的最优运行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实现了区域内光伏、储能与其他可调节资源协同优化运行,在避免光伏倒送的同时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绍兴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责张心心介绍。
自去年年底投运至今年7月底,红墟储能电站就地消纳该区域光伏发电量430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