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电力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返回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持续深化对市场作用的认识

作者:朱瑞 张一凡 来源:《能源研究观点·专报》 发布时间:2023-08-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只是电力系统物理结构的变化,更是生产组织关系的变革。与前两次改革文件出台时所基于的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技术条件、供需形势已有明显的变化。此次将更加侧重于市场机制的改革,从而在此框架下,要更加统筹好发展、安全以及转型,仍是主基调。

  十四五以来,为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一些非市场化手段增多,反而暴露出一些市场机制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但从完善煤电市场机制、完善抽水蓄能电价机制等措施来看,对于市场机制的需要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强烈,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加速机制的建立,加快机制的完善,加强机制的协调。

  能源转型的担子现在更多地落在结构调整,而能源的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会议精神看,对此更加审慎,需要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能源转型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招包打天下”,因地制宜是基本的要求,而这离不开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下,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创新,改革正当其时,改革势在必行。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不仅仅限于对微电网等具体网络形态变化的追求,而是要以供电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实践为基本依据,通过机制上的改革突破,实事求是地以最有效的创新技术手段、最具调节能力的市场机制、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地制宜满足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低碳电力等个性化需求。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