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全球汽车产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逆势增长,消费者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大量涌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等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推出,让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业有望在下半年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进一步提振产业链企业信心。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从长远看也有助于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带动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逐步落地,一个千亿蓝海市场正在形成,充电设施市场已站在风口。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将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中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如何在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过程中释放动能?社会各界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标准及充电桩运营等方面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车”“桩”呈同步爆发式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既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稳工业、稳经济的重要力量。
回顾2012年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7.2%,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首位。
发展新能源汽车事关畅通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截至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超20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成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付炳锋表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之际,这些政策的落实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完善产业生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
充电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至关重要。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同比增加69.8%。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不到10万台增长至超过660万台,“车”“桩”呈同步爆发式增长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在用户属性上,我国公共充电桩约占33%,私人充电桩约占67%;在充电方式上快慢结合,以交流小功率充电桩为主,直流大功率充电桩为辅。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完善。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设施覆盖率超过80%,服务半径与加油站相当。全国6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条件,初步形成“十纵十横两环”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同时,充电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形成交流慢充、直流快充等技术发展路线,车桩兼容水平逐步提升,充电效率、智能控制、安全监测等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202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扶持充换电产业发展的政策,给企业带来很大发展机遇,相关基础设施将会爆发式增长。”
针对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逐步破解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堵点”“痛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和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将加速驶向广阔乡村。
充电桩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国家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红利一波接一波,推动充电桩市场进入加速放量期。
各省市相继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规划。其中,北京市力争到2025年全市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台,基本建成与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相匹配的充换电设施体系。上海市规划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76万台、换电站300座。其他省份也规划了2025年充电桩建设数量目标。
充电桩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下数据折射出我国充电桩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国内车桩比为2.5∶1。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计划是2025年实现车桩比为2∶1,2030年实现车桩比为1∶1。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具备充电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达4289个,约占服务区总量的65%。但统计显示,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约为1.8万台,仅占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的0.8%。
—在农村地区,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较大。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带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累计销售410多万辆。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之粤港澳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上表示,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会达到1亿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充电桩市场有巨量缺口。
随着政策和规划的落地,充电桩保有量将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我国充电桩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充电桩下沉市场将成为千亿级蓝海。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众多建设和运营主体向充电桩蓝海进发。
我国充电设施运营主体多元化特征明显。目前,我国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已超过3000家,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有17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说:“国企是充电设施运营的先行者。国家电网公司是典型代表。民营运营商包括专业电器厂商或其子公司和整车厂两类,前者典型代表是特锐德的子公司特来电,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公共充电桩服务提供商,后者典型代表则是比亚迪。”
7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关于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实施调查摸底和政府对接行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行动、供电优质服务行动、车联网平台服务提升行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等六项行动,有力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有关意见要求,加强公共充电桩布局建设,让农村电网供电更可靠、更安全,充电基础设施报装办电更省心、更省钱,出行充电更便捷、更绿色。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建设运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创立并统一国内充电设施和充电接口标准,推动我国充电标准成为国际四大充电标准之一。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大力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合力,坚持“政府主导、电网主动、示范引领、开放合作”原则,推动实现国家提出的“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目标,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积极应对挑战推进高质量发展
充电桩市场前景广阔,诸多挑战仍需多方合力共同应对。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仍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充电服务需求,在建设和运营方面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充电基础设施供需缺口大与布局不合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规划、土地等多头管理且协调难度大,充电设施运营商收入单一、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农村充电桩并网带来的电力增容问题也引发关注。
目前,我国充电桩分布不均,充电基础设施更多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省市,县城及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造成充电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一是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及南方地区,这与北方气候等自然环境不无关系;二是各地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存在差异。
关于充电站规划和营收,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昆鹏表示,充电站建设既要考虑场地规划、技术支持、供电设备、运营管理等问题,又要面临县乡经济不发达所带来的运营成本问题。
“我们期望政府能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适度降低县乡市场的开发难度,并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通过专项债、社会资本等多种方案,为城乡百姓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王昆鹏建议,“招募有资源、有能力的中小合伙人参与,推广县级经销商模式,共同开发县乡级充电市场。”
“随着多类型主体参与其中,一方面,充电服务行业整体仍面临盈利难问题;另一方面,个别运营商以低价进行不正当竞争。”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专家李伟利等建议,既应鼓励企业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又需加强对运营主体的管理,保障充电服务市场良性运行。
在行业标准方面,能链智电创始人、CEO王阳说:“我国充电桩市场主要呈现两个特征,公共充电桩占主导,市场高度分散。”她建议,应就充电站建设、运营制订行业标准。
充电桩功率低、充电耗时长等补能焦虑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痛点”之一。围绕充电技术,欧阳明高表示,要面向低碳化加快能源基础设施转型,逐步从100多千瓦的快充向350千瓦的超充过渡。
车网互动V2G技术是全球新能源技术的竞争焦点。欧阳明高表示,车网互动是解决充电容量的关键路径,也是充电桩技术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倒逼充电行为从无序充电到有序充电再到双向充电车网互动。新能源汽车停止运行时通过双向充电桩与电网联接,通过能源互联网调控,可以实现低谷充电高峰放电。
随着农村地区充电桩的大规模建设和并网,电力增容需求出现较快增长。加强农网、配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用电条件成为当务之急。对此,记者了解到,在国家电网公司部署实施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中,电网企业将加强配套电网规划建设,同时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供电可靠性。
汇聚合力,释放动能。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下沉和推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充电桩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将在发展中解决。政府搭好台,企业才能唱好戏。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方只有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动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健康有序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释放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