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电建发布《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预案》

作者:黄燕华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3-09-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发布《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新能源公司”)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预案》(以下简称《分拆预案》)。这是自2023年6月2日中国电建对外宣布筹划分拆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后的最新进展,电建新能源公司独立上市更进一步。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12月26日,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公司揭牌成立。2021年底,中国电建以控股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对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下属控股子公司控股的新能源项目公司进行重组整合,成立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其定位是中国电建旗下从事中国境内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业务的唯一平台。

  2021年底成立之初,电建新能源公司的装机规模约700万千瓦。电建新能源公司网站显示,2022年12月底,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约1000万千瓦,资产总额约660亿元,净资产180亿元。

  重组成立的电建新能源公司承担了中国电建业务转型升级的重担。成立大会上,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在讲话中指出,实施新能源业务重组,是中国电建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新能源历史性机遇,调整业务结构,实现集团公司由建设为主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规划,“十四五”末电建新能源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5000万千瓦。

  电建新能源公司成立后,加大了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力度。电建新能源公司官方网站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了新增建设指标、新增立项、新增开工和累计投产装机“四个1000万千瓦”的目标;截至8月6日,公司2023年度新增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规模累计突破1000万千瓦。

  除了加快开拓市场,在资本运作方面,电建新能源公司也动作频频。2023年1月,电建新能源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2023年6月9日,电建新能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增资引战签约仪式,引入南网双碳基金、工银投资、太平人寿、中银资产、中国中车等10家战略投资人,募集资金76.25亿元。丁焰章在签约仪式上强调,增资引战可以把引入的资本管好用好,增强资源获取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资本+资源”耦合效应,也为登陆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图1:电建新能源公司股权结构

图片

来源:《分拆预案》

  中国电建新能源发展目标清晰,但就财务指标来看,电建新能源公司距离国内新能源发电龙头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电建新能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亿元。央企新能源上市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238亿元,净利润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2亿元。

  分拆上市是电建新能源公司实现业务扩张的重要资本运作举措。《分拆预案》显示,通过本次分拆,电建新能源公司将进一步拓展股权融资渠道,有效补充新能源投运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权益资金,有利于提升中国电建在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分拆独立上市后,电建新能源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迅速增强资本实力,扩大业务布局,提升中国电建未来整体盈利水平,预计到2025年,电建新能源公司控股风电、光伏装机规模有望比肩行业龙头,跻身国内新能源运营商第一梯队。

  自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除发电企业外,电力建设企业也加快投资新能源步伐,并凭借在电力工程建设、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实施“投建营”一体化。

  从各地发布的新能源建设指标来看,除中国电建外,中国能建的新能源发展势头同样强劲。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中国能建获取的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是此前五年的4倍。中国能建规划,到2025年公司控股新能源装机力争超过2000万千瓦。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电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