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汽车下乡需精准加力

作者:付玉婷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30日,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山东)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来自18家车企的近50款新能源车型亮相活动现场。后续,山东将采取“线下+云上”结合的形式,在全省举办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促销、团购等下乡巡展活动50余场,拉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下沉乡村市场。

  这是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第4个年头。202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在青岛启动首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到今年,国家层面的支持部门已扩展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走入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释放终端需求、稳定经济大盘、助力乡村振兴……新能源汽车被寄予厚望。不过,在这个千亿级别的下沉市场中,要想行稳致远,还需精准加力。

  新能源汽车下乡,不能简单理解为“以价换量”,更不可等同于“去库存”。农村地区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若用“流量思维”替代“用户思维”,将无法实现这一增量市场的利好变现。

  有一个工业消费品下乡的典型案例:曾有一位四川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发现,这位农民会用洗衣机洗地瓜。为此海尔专门研发出“能洗地瓜的洗衣机”,不仅有一般洗衣机的功能,还能洗地瓜、水果,由此开辟了一个新市场。

  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已连续多年超过城镇居民,面对这样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市场,目前不少车企参与下乡的车型却仅仅是城市同款车型在农村市场的延伸,对农村市场的理解也仅限于补贴让利。

  谁能精准满足农村消费者的购车需求,谁就有可能率先打出一片天地,这需要深入调研农村消费群体的使用场景与使用环境,研发差异性产品,让新能源汽车下乡真正发挥惠民利民作用。

  城市消费者头疼的“充电难”问题,放在乡村环境下,在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保有数量的同时,还需重点关注充电设施的布局及相应的盈利模式问题。

  从农村市场看,不少村民有自己的院落,安装一户一桩的家庭充电桩较为方便,再通过在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等区域加设充电装置,基本就可满足农村用户充电需求。但同时,也要考虑旅游等阶段性充电需求,农村地域特点还往往会导致充电设备后期运维难度较大、成本高企,想达成“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的目标也就更为困难。这方面需要充电设施制造企业强化技术研发,以高品质、更耐用甚至免维修的产品减少农村重点充电设施运维支出;另一方面,也需政府联合运营商、服务商、金融机构等积极探索创新乡村地区独特的运营模式,在投资与盈利之间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企业精准加力的同时,同步做好相关政策配套让企业放心用力,山东就能率先激活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一池春水”,在产业跨越式发展中赢得更大的主动权。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