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碳足迹与ESG 返回

智慧绿色乡村如何再蝶变?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浙电e家 发布时间:2023-09-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一代信息化大背景下,数字乡村、智慧乡村、绿色乡村等概念被频繁提及。在浙江的乡村,数字化变革、绿色低碳转型,也正成新风尚。

  近日,第五届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大会在台州举办。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台州,就相关政策、前沿技术等内容展开专题交流研讨,分享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投资先进经验,探讨未来新型农村电网发展模式,以推动电力能源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运用实践。下文部分观点、数据来自该会议。

“千万工程”在浙江

  浙江省自2003年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在这一进程中,浙江乡村电网持续提档升级。国网浙江电力在服务绿色生态发展、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美好生活等方面发挥“先行官”作用,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硬支撑。

  据悉,自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部署以来,五年间,浙江乡村振兴电力指数从106.8快速上升到了152.6。乡村产业用电量增长36.7%,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46.1%。

  较高的电气化水平,也为浙江乡村数字化、低碳化水平的跃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如何?

  2020年以来,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聚焦全国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致力打造国家数字乡村建设的展示窗口、乡村数字生活的服务标杆、乡村整体智治的先行样板。

  浙江不断强化数字赋能,以“乡村大脑+浙农应用”为主体,在数字乡村赋能上突出共同富裕、乡村治理、增产保供等重点任务,以数智赋能农业智能、乡村智治、农民智富三大领域,加快推进千兆光纤、5G 网络、视联网行政村全覆盖,借力数字化改造乡村水利、公路、电力、物流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全面助推“数字乡村”建设。

  与此同时,国网浙江电力也充分运用海量电力大数据优势,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新服务模式,发布“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在推进乡村绿色低碳用能、挖掘乡村电力大数据价值等方面深化迭代,助力乡村振兴走上数字化快车道。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中心数据看,浙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为68.2%,远超全国39.1%的整体发展水平,高出全国水平29.1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全国第一。不管是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行政村5G通达率,还是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大田种植信息化率、畜禽养殖信息化率、设施栽培信息化率、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正式签署了共建数字乡村引领区合作备忘录,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数字乡村引领区称号。

浙江乡村“含绿量”如何?

  2022年,浙江省“乡村绿色能源指数”达到185.8,相比2018年上升了77.9。绿色能源加速布局,低碳转型正全面开花。

  围绕清洁能源发电,2022年浙江乡村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20.8万千瓦,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也在乡村全面布局。万千乡村都在探索低碳转型发展之路、探讨农村能源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探查更多的能源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在丽水缙云,全国首个水光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启动投产。该工程构建了“绿电—绿氢—生物质”等多种绿色能源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就地利用乡村富余的“水”“光”资源电解水制备“绿氢”,一部分作为燃料电池和加氢站的氢能来源,另一部分通过全国首台沼气加氢甲烷化装置,将农牧废弃物产生的沼气提纯制成生物质天然气,将沼气的利用率从55%提高至95%以上,实现农村废弃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产出氢气和天然气,可供100多辆氢燃料汽车行驶一年,可供100多户农民家庭一年燃气需求。

  绿色出行也已成乡村新潮流。8月,温州洞头完成了辖区65个行政村的充电桩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海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村村通”。

  截至2023年7月底,全省个人桩累计报装87.64万户,其中乡镇及以下区域25.6万户,覆盖792个乡镇,覆盖率为90.4%,约84%的乡村新能源车主实现了个人桩报装。

浙江乡村未来如何再蝶变?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在推进数字化中,浙江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总体呈现出的“浙北强浙南弱”格局一时难以改变。乡村治理和服务融合应用层次不深,在顶层设计、协同推进、融合应用等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专家认为,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新时期数字乡村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将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力点、着力点。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弱城乡地理空间距离不便感,缩小城乡居民“数字鸿沟”,以数字乡村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以“未来农场”为载体,加速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

  与此同时,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用数字化手段整合农业全产业链,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中提质增效,激发乡村数字经济新动能。

  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不均衡问题也一样存在。譬如不同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公共充电桩发展建设不均衡等。

  持续提升均衡性,将是浙江乡村未来再蝶变的一大关键。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也将更加灵活、可靠和安全,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和电力供应的多样化。有理由相信,随着智慧能源的元素不断在全省各地的乡村渗透,绿色项目在四方陆续落地,将极大催动着数字乡村蝶变,实现乡村低碳绿色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