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21日16时,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王堰村村民吴耀驾驶一辆新能源汽车,来到薛集供电所门前的充电站。停好车后,吴耀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e充电”APP,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然后充值、插上充电枪。伴随着均匀的嗡嗡声,新能源汽车开始充电。整个操作耗时不到1分钟。
薛集镇距离老河口市城区40千米,吴耀家距离薛集供电所4千米。“开车来,5分钟就到了。”吴耀说。
吴耀在河南郑州一家公司务工,他的第一辆车是燃油车。今年5月,他把开了6年的燃油车置换成了国产新能源汽车。2天前,他从郑州返乡看望家人。“从郑州回来400多公里,全程都走的高速路,只在中途充了一次电,花了50元。”吴耀说。
8月21日,吴耀第一次到薛集供电所门前的充电站来充电。“家乡变化真大!现在镇上就有充电桩,充电跟在城里一样便利。”吴耀说。
上半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布局,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新建充电桩2111台,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为新能源汽车下乡提供支撑,极大提升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便捷度。
此次国网湖北电力乡镇(街道)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项目第一阶段以现有供电服务网点为存量资源,在全省乡镇供电所实现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实行“1+1+N”模式,即每个站点至少配置一台60千瓦直流充电桩和一台7千瓦交流充电桩,并根据实际充电需求增加充电桩数量。项目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延伸,对部分没有设立供电服务网点的乡镇(街道),由供电企业协调乡政府、街道管理委员会,利用主干道、公共停车场等土地资源安装充电桩,至少配置一台直流充电桩或交流充电桩,并根据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适度增加充电桩数量。
为了全力支撑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施车联网平台服务提升行动,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国网车网技术公司正在积极打造“e充电”APP关怀版,推出更加简洁的充电服务界面,降低使用门槛;深入研究乡村新能源车车主出行及充电特性,完善乡村地区找桩推荐算法,优化站点查询、导航、扫码充电、支付结算等功能,实现充电桩导航路径精准规划,方便农村居民找桩充电。
“在家里打开地图软件,搜索充电站,地图显示最近的充电站就在薛集镇,去往老河口市区途中的竹林桥镇也有,市郊还有,市中心更多。”在启程去郑州前,吴耀说,一路上到处都有充电站,让他觉得很踏实。
“各乡镇的国网公共充电桩全部联网,通过‘e充电’APP可以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桩。”襄阳供电公司充电设施建设相关负责人黄世华介绍,新能源车车主出行前打开“e充电”APP,系统会自动推荐最近的充电站位置,展示空闲的充电桩数量、是否对外开放、是否为快充设备、是否收取停车费以及收费标准等信息。车主如果需要去充电站充电,只需要点一下充电站位置图标,导航即可启动。如果车主使用“e充电”APP的“摇一摇”功能,系统会自动切换为“找桩”模式,显示车主周边的各个充电站,以及充电桩的在用状态与空闲状态,供车主选择。
在薛集供电所营业厅等待充电的过程中,吴耀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随时可以查看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状态。“手机终端界面和充电桩屏幕的信息显示一样,有车辆充电时的电压、电流、当前电量、已充电时间、实时电费等内容。”吴耀说,即便不在车内也能随时随地掌握充电进度,充电更放心、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