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山鹰:来自挪威北京大使馆商务部下属创新挪威的人文专家,从事能源以及风电项目超过6年。
在7月3日上海国际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举办的“中国及全球海上风电规划及项目进展”讨论会上,山鹰先生介绍了挪威海上风电项目经验。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整理现场内容如下:
【山鹰】: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没错,我是在挪威大使馆商务处工作,我今天的话题主要是跟大家讲一下挪威海上风电项目经验,同时我也看一下在挪威和中国在这个领域存在的合作机会,也会回顾一下这个相关的合作是怎么样可以影响中国的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当然我们讲的都是一些比较正面的知识,可以对双方都是有益处的。在这个话题当中我会讲一下挪威的风能项目。
这是我们最新建设的一个项目,看到这个大公司也包括了这个任务。首先看一下创新挪威这个公司,我们是属于挪威大使馆商务处的,是一个公有企业。股东包括贸易和工业部,和本地省级机关相应的机关和机构。我们主要是来主持双边合作的机构,同时在挪威很多办事处可以来支持一些技术公司的发展,就是来支持挪威本国一些技术公司的发展。同时我们在挪威有一些新馆的业务和合作,同时在国外也有相关的业务。基本上现在有19个区域的办事处,同时在国外有40个办事处。
我们现在来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去支持挪威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包括了挪威的风能和挪威能源和环境署。现在我们和很多中国竞标商和中国的公司进行合作。同时为国外公司来挪威投资做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其实在挪威投资也属于创新挪威的一部分,所以大家认可挪威业务也可以跟我们联系。
现在说一下挪威离岸的海上风电的项目,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挪威因为有很长的海岸线,以及挪威海占的面积,所以在挪威也是非常好的项目。挪威的海上风电在整个欧洲是做是非常好的,全年的平均风速是10m/s之间。另外有效的年产的风能时间是在3200到4000小时之间,同时在2010年10月份的时候由能源水资源部和能源署发起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发现了有15个潜在开发区域。其中11个都是位于一些比较水深比较浅,可以使用固定基础,有4个可以使用浮动平台。这些区域大概风能潜力是1百兆瓦到2千兆瓦,整个风能是12GW。但是在目前成本水平上面,关于可以使用技术和国内电力的价格,海上风电项目在挪威并没有竞争力,这是一个未来的计划。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挪威电能99%是来自水电,现在在国外没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压力和或者是生态的压力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这个压力没有。所以目前海上风电对挪威的支持应用在其他欧洲国家的项目里面,像丹麦、英国、德国等等。
海上风电主要挑战现在持续不断的把成本降低,这几天我们讲了好多年了。海上风电场选址在深水里面,包括严酷的海上条件,以及更高的风浪把成本推的很高,而技术还没能够弥补这个差距。对这个问题的操作维修和成本是相关的,也要注意成本。以前只注意成本投资,每个人都意识到实际上现在更大的风速可以提高风电的产量,但是对成本的要求也更高。
现在我们要注意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操作的成本,按照经验来说,大概20%-25%项目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看看这些成本的构成,考虑一下整个成本的场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欧洲的工作焦点,为了控制操作成本,让检维修可以预测,其中就是注意项目的规划,以及设备质量、检维修的计划性,降低成本是一个挑战。在离岸和海上风电项目,现在检维修的成本是很高的,中国总承包和技术提供商可以从我们现有的项目当中获取一些很有益的经验。
背后可以看到一些在挪威最有名研发集群,在做海上风电的研发工作,技术开发是政府资助的。从早期研发到圆形机制造,到项目的开发以及出口等等。海上海洋机构做了一些水箱来做这种圆形机的测试和研究,在不同的现场做测试。挪威对可再生能源有一个技能基础,有没有很好的大学、很强专业的集群以及科学园区和创业的孵化器。挪威提供公共资助为进一步研发技能。
现在讲到一些背景背景和中国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和见面,作为挪威的一个国家研究战略,成立了11个环境友好的能源研究中心,是2008开始的。这是有挪威国家研发署持有50%的股份,大学占25%,航空工业占25%。其中两个家尤为注意挪威海上风电的研究新的技术,在整个价值链里面研发不同的技术。另外讲讲这两个公司,他们和挪威的科学团体以及大学密切合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进行了很多项目。他们有最先进的仿真模拟设施进行仿真研究。
挪威有很长的航海历史,从水能、从海洋有40年的海上油气钻探历史,我们在风能的历史上并不是很长。但是关于价值链其他部分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其实和风能是密切关联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举例来说,一些大型的平台你可以看到在角落上面,这是一个巨大的混凝土的结构,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在挪威的北海区域生产油气,生产天然气。在大陆架上面也可以用于创新,生产一些环境署的技术,使用海上风电的技术。另外海缆的设计开发和施工和在严酷条件下进行检维修和操作。
在我背后有一些著名的挪威公司从2012年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并不是最新的,我们研究了大概300个公司。在挪威这个数字可能会变化。这是一个指标,规定挪威国有多少公司可以参与这个行业。我们是技术的开发者,有大量的研发工作。除此以外,除了研究的集团有一些其他的利益集团在推动挪威的风电,所有这些公司在海上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工作。
我跟大家讲几个重要的国有机构,代表国家进行风电研究。看一下背后的数字,挪威研发署,我的机构创新挪威是作为一个连接机构,Norway他们把这个圆形机变成现实的设备,是成本花费很大的工业,这是我们研究的组织架构。
在海上风电的项目里面,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是hywing,这是一种风电研究的基础。这个是几个不同的机构和挪威国家政府的项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使用这种技术?从中国伙伴这里在过去几年听到很多故事,一起在挪威和中国的双赢情况下怎么样使用这种技术。作为一个官方的贸易合作伙伴,创新挪威在不断在中国推广挪威的技术,面对全球的挑战,使用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技术来解决在海上风电面对的重大挑战,一起在中国需求量很大的市场,挪威公司一定按照中国的条件来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
这是挪威能源署背后的一些想法,我们要把挪威公司的带到中国来给中国的公司解决问题,我们相信新挪威是可以成为其他方面桥梁,可以引进挪威的商业文化带给中国的客户,带给中国的公司方方面面都可以。很重要的机会是对我们联合体来说是组织技术的研讨会、圆桌讨论。7月1日我们组织了关于检维修的代表团,包括的展厅、展会等等。我们要和中国的伙伴进行密切的合作。挪威的能源和环境联合体建立了一个网站,包括有中文和英文的网站,中文网站实际是帮中国的公司寻找挪威的机会。
挪威的能源和环境署现分成了三个主要的集群,包括风能、水和废水废料,他们是彼此互补的,可以确保在合作过程中以会丢失任何一个集群的强有力的地方。挪威的WEC主要是风电方面的项目,这个是一个例子,在挪威公司怎么样在风能集群里面怎么样参与典型的海上风电项目。在这个领域来说,我们要应该考虑,你可以包括规划,包括选址,包括检维修、操作,包括其他的公司、安装公司,这个幻灯片里没有包括安装的公司。
为了发现中国和挪威的海上风电怎么样合作的更好,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双方的各个集群的长处和短处,在2010年我们做研究,去年进行了更新。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比较,背后的数字也大家列出不同的差别基于我们研究的结构利于双方的面谈。有 好几个领域,包括规划、建设、优化等等。船只很重要,能源也有自己的船只,中国的开发商自己没有的船只,挪威在这方面有专业技能。当然中国有更大的造船厂可以帮助挪威建造这种船只。
另外基础的设计,使我们在油气里面有一些经验,有不同的替代替方案可以在中国使用。关于能源系统我们看看怎么样平衡水电,在中国是重要的来源,挪威和其他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平衡。风电和太阳也是很可靠的能源,另外还有标准的认证,昨天已经有人讲过了,来确保很好的项目的进展和经济学的好处。另外我们可以和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商一起合作。
当我们去发现了现在相关的问题之后,我们发现了在这些数字当中并没有太多的重复,大家可以在这边有看到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做改善的地方。为了试着发现现在在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觉得现在有两点需要做的:
第一,在中国国内,有挪威公司他们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发现相应的风险,帮助我们避免这些风险,同时帮助我们做相应的运营总成本的下降。
另外,可以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工作,能够进入全球市场,同时让中国的产品接受的欧洲测试条件的测试。比如在欧洲在英国市场可以做一个三轮的测试。以及在未来其他的欧洲市场可能有其他的项目,也可以和中国、挪威商家一起进入这些市场,包括是风机生产商。
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捕获欧洲更多的海上风电的市场份额。当然这样的风机会接受到非常严苛的欧洲的测试条件的检测,包括是高的风机以及一些其他的风机,之前给大家展示过不同的型号。同时一些其他挪威公司,以及其他的风险评估测试的工作,主要的测试机构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所以可以看到挪威和很多中国的合作伙伴可以将这个钱投资到整个价值链方面,可以做一些基础的建造,以及建造一些其他的风机等等,最后能够真正获得欧洲市场的认证。
挪威的风能在今年是非常强劲的,当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合作需要展开。另外我们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挪威和中国市场在功风能市场有其他的合作机会,也包括其他的国际市场当中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我讲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