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标准 返回

湖北省新能源场站涉网试验要求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智见能源 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一、导则

  1、GB/T 19963.1-2021《GB/T 19963.1-202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

  2、 GB/T 40594-2021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导则》;

  3、GB/T 40595-2021《并网电源一次调频技术规定及试验导则》;

  4、GB/T 32826-2016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导则》;

  5、GB/T 32892-2016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6、GB/T 36237-2018 《风力发电机组 电气仿真模型》;

  7、NB/T 31053-2021 《风电机组电气仿真模型验证规程》;

  8、NB/T 31075-2016 《风电场电气仿真模型建模及验证规程》;

 二、释义

  1、电能质量测试:主要内容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闪变、供电电压偏差、供电系统频率偏差等参数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和分析等。

  2、惯量响应:是指当电网发生扰动时,有功功率不再平衡,惯量源释放或吸收能量向电网注入或析出有功功率,从而达到减缓电网频率变化速度的目的。

  3、一次调频:是指电网的频率一旦偏离额定值时,电网中机组的控制系统就自动地控制机组有功功率的增减,限制电网频率变化,使电网频率维持稳定的自动控制过程。

  4、场站建模:新能源场站建模是一种仿真分析,建模是指将实际的场站通过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包括场站的结构、电气特性、运行参数等。建模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场站的性能和特性,以及优化场站的设计和运行。仿真分析则是指利用建立的场站模型进行各种模拟实验和性能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场站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从而为场站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和支持。新能源场站建模通常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如PSS/E、PSLF等。

  5、故障穿越能力: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并网点电压或频率超出标准允许的正常运行范围时,在一定的电压或频率范围及其持续时间间隔之内,风电机组能够按照标准要求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且平稳过渡到正常运行状态的一种能力。

 三、试验内容

  年度新建、改扩建新能源场站需遵照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 要求,在全部风机或光伏部件并网调试后6个月内完成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工作;其他未开展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工作的存量新能源场站也需尽早完成相关涉网试验工作。 具体涉网试验包括:

  1﹒电能质量测试

  2﹒有功功率控制能力测试

  3﹒无功/电压控制能力测试

  4﹒无功补偿装置并网性能测试

  (注:此项内容为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新增内容。2021年底前完成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的新能源场站也需增补该项测试。)

  5﹒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测试

  目前湖北省几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及分布式电源均不具备一次调频能力,亟待完善一次调频功能建设。湖北电网新能源场站次调频建设遵循如下原则:

  (1)新能源场站根据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GB/T 40595-2021要求,自行组织制定一次调频系统框架方案并建设,省、地调度机构不对一次调频系统框架及建设方案提出建议。

  (2)省、地调度机构协同上级调度部门、华中能监局依据湖北电网实际制定一次调频死区、调差率阈值。

  (3)一次调频限幅和动态性能(滞后时间、上升时间、调节时间、调节偏差)阈值按照GB/T 40595-2021要求执行。

  (4)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功能建设完毕后,需开展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测试。未开展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测试、或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测试结果不满足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技术规定相关阈值要求的新能源场站认同为不具备一次调频功能。

  (注:此项内容为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GB/T 40595-2021新增内容。)

  6﹒场站建模与模型验证

  根据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年调度控制重点工作任务》(调综〔2022〕5号)要求,2022年启动开展风电、光伏、风光、风储、光储、风光储等六类与新能源相关的场站实测建模工作。具体场站建模与模型验证方法可参考GB/T 32826-2016、GB/T 32892-2016、GB/T 36237-2018、NB/T 31053-2021、NB/T 31075-2016。

  (注:此项内容为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在并网性能测试和评价工作中新增内容。2021年底前完成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的新能源场站也需增补该项工作。)

  7﹒故障穿越能力仿真验证

  故障穿越能力的验证需要基于仿真计算,该项工作需在“场站建模与模型验证”后进行。由于“场站建模与模型验证”工作量较大,2022年新能源场站故障穿越能力验证仍以型式试验报告验证为主。

  (注:此项内容为GB/T 19963.1-2021、GB/T 40594-2021在并网性能测试和评价工作中新增内容)

  8﹒电压、频率适应性能力验证

  2022年新能源场站电压、频率适应性能力验证仍以型式试验报告验证为主。

  9﹒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其他测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