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绿证问题正在影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作者:王彩霞 张晓萱 来源:《能源研究观点·专报》 发布时间:2023-10-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以及供应链绿色发展下,发达经济体、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企业绿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带来挑战。今年5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生效,对我国出口欧盟的产品提出更高的碳排放标准,增加我国以出口为主的产业成本,降低企业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苹果、宝马、波音等各领域的大型跨国企业正在向其上下游钢制品、汽车零部件、铝制品等供应商提出越来越严格的低碳要求。苹果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生产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将“使用100%可再生能源”作为其供应商的硬性考核。此外,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主要经济体更加强调可持续的投资政策,将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展对外投资和吸引投资的重要条件。各国政府要求投资企业及金融机构披露环境绩效、项目和设施的排放情况等。资本市场、基金公司将企业减碳目标进展和绿电消费表现作为越来越重要的评价。在此形势下,我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对加快完善绿证制度、构建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诉求日益强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021年以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对完善绿证制度、推广绿证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提出了明确要求。《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适用范围,核发方式及类型、绿证交易进行了明确,并对认证绿色电力消费、推动绿证国际互认等提出要求,为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面对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等形势,我国绿证制度和市场建设应具有国际视野。

  一是加快完善绿电绿证交易体系。推动绿证核发、交易等工作落实落细,满足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外向型企业购买绿电绿证的需求,与国外碳核算、ESG信息披露等要求更好地衔接。完善绿电绿证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初期,着眼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大幅增加企业用能成本。目前,我国绿证价格相比I-REC等国际绿证的价格仍然较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购买我国绿证的积极性。

  二是加快建立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绿证核发、交易规则,但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体系尚未建立,难以支撑我国外向型企业证明自身绿色电力消费和绿色发展成效。随着我国绿证制度完善,应加快建立绿证电力消费认证体系,为我国企业获得政策和金融支持、满足出口需要等提供支撑。

  三是加快推动绿色电力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和绿证国际互认。目前国内绿证已纳入国际绿电消费倡议(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简称RE100)的认可范围,但RE100属于企业间的倡议共识,我国绿证尚缺乏国际组织和主权国家的认可。未来应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与国内绿证衔接。加强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的研究及制定,提高我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分享到:

关键字:绿证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