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0月1日一早,在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的沪渝高速宿松服务区充电站,安庆供电公司孚玉供电所副所长张志宇和同事一起检查充电桩设备,服务客户假日期间绿色出行。近年来,一批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相继落户安徽。如今,大街小巷、公路景区、乡间地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等。作为安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主体之一,面对与日俱增的充电需求,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持续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服务绿色出行,助力江淮大地清洁低碳转型。
城市代步有保障
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安徽频频出招。6月19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发布意见,要求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建力度,城市建成区新建住宅停车位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30%,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35%。
政策的出台对新能源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国网安徽电力持续优化充电网络布局,全力服务绿色出行。
9月25日,走进国网安徽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数字大屏上显示着充电需求热力图。以合肥市庐阳区某片区为例,充电需求热力图显示着该片区的潜在充电需求电量等相关分析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是充电站建站选址的衡量指标之一,也是遵从市场规律的表现。我们积极探索需求热力图附近区域,快速储备充电桩项目,加快建设、投入运营。”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朱明磊说,优化充电站布局将进一步提升车主的充电体验。
合肥供电公司已与20多家新能源汽车4S店签订合作协议。“我们提供前置充电设施接电报装服务。居民在4S店购车的同时,即可同步享受办电、装桩、接电等‘一站式’服务。”该公司营销部主任董晓天介绍,“一站式”服务让居民客户“一次都不跑”,平均只需一周左右,客户就可以用上个人充电桩。
充电网络的优化不止于省会合肥。8月中旬,在皖南小城广德市,该市人民政府广场新能源汽车国家电网充电站旁,广德市供电公司员工开展充电桩投运后的首轮巡检。这是在广德市投运的第24个国家电网充电站,助力广德市城区形成了“10分钟充电生态圈”。“选择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现在充电很方便。”市民程女士新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她说,在充电方面一点顾虑也没有。
据统计,截至9月底,国网安徽电力已建成充电站1600余座,安装充电桩5700余台,年初以来累计提供充电服务约608万次。
长途出行没烦恼
9月23日,家住合肥的李先生开着新能源汽车带全家到皖南石台县牯牛降景区游玩。在池州市境内的沪渝高速马衙服务区,李先生将车停在国家电网充电站快速充电,然后带着孩子在服务区休息。“半小时就充了80%的电,很快,很方便!”李先生说。
“安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90%的已投运充电站都由我们建设。截至9月中旬,我们已在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投运了218座充电站。”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市场经营部副主任晏节晋介绍。
今年,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启动了高速服务区充电站扩建工程,目前工程正有序推进。以前,每个服务区可以为4辆车同时充电,今年场站扩建后,充电车位增加至8个,能很大程度缩短充电高峰时段车主的等待时间,提升车主的充电体验感。
此外,结合安徽丰富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已陆续在省内几十个景区优化充电桩布局,为游客绿色出行提供充电保障。
“大别山山清水秀,景色太美了!这次我放心自驾到天堂寨旅游,就是因为查询到景区可以给车充电。”9月25日,在皖西金寨县天堂寨景区,来自武汉的游客肖先生将车停放在国家电网充电站,不到1小时,爱车就充满了电。
在皖北,“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凤阳县小岗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在该村游客中心,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安装了10台新能源汽车快充桩,配置了20个充电枪,可供20辆车同时充电。据统计,2022年小岗村游客中心的国家电网快充站累计为新能源汽车充电973次,充电电量达24360.97千瓦时。
充电设施有人建,也要有人管、能持续运营。近年来,在充电设施运维管理上,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全力落实设备主人制,按照用电台区标准管理充电场站,建立“快响快充”服务机制。尤其在节假日期间,该公司增强运维力量,为重点充电场站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在充电高峰时段做好现场引流服务,同时增设移动应急充电舱,缓解充电高峰时段充电压力;加强与属地供电公司沟通,定期召开运维会议,分析并解决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运维检修技术专业培训,提高运维检修工作质效,确保充电设施稳定运行。
新能源汽车下乡动能足
“以前我要跑30多公里到淮北市区充电,现在我到这里就1公里的路,方便多了。”9月27日,濉溪县韩村镇河涯村村民王先生说,村旁建成国家电网充电站后,有不少村民都买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许多年轻人。“年轻人平时在城里工作,周末、节假日回到农村,现在两头跑都有地方充电了。”
4月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研究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工作。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基础和保障,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还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为此,国网安徽电动汽车公司启动乡村“绿畅”工程,在省内乡镇公路沿线、热点区域增设2000个有序充电桩。目前充电桩已全部投运,保障新能源汽车在城乡之间顺畅出行。
除了使用公共充电桩,不少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车主也选择安装私人充电桩。
9月21日,在蚌埠市秦集镇大徐村,村民徐先生为新购的新能源汽车申请安装私人充电桩。蚌埠供电公司优化乡村个人充电桩报装流程,压减了“村委会开具产权证明”这项资料,徐先生提供购车发票和本人身份证就完成了办理。“从网上申请到家里安装电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的办理效率让徐先生连连称赞。
目前,安徽省已全面启动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2024年完成全省范围75%覆盖,2025年基本完成全覆盖,形成全省“充换电一张网”。国网安徽电力正进一步加大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完善全省充电网络布局,满足江淮大地广大客户的充电需求,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