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我从事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标准化工作14年,先后参与了我国第一代、第二代充电接口的研发和标准编制工作,亲历了我国充电设施标准体系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见证了我国充电技术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从追随到创新引领的蜕变。
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和生产。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我先后牵头和参与编制了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GB/T 18487.1、GB/T 27930、GB/T 20234等。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2011年,我开始参与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国际标准化工作。结合国内的发展需求和现状,我和团队提出了以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系统系列标准作为突破口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新提案申请策略,并作为召集人编制了IEC首个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国际标准。自此,我和团队在国际标准化道路上越走越宽,迄今为止共牵头发布8项IEC国际标准。
在深入参与新能源汽车传导充电标准研制工作后,我和团队发现当前国内外直流充电系统在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2016年,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行业标准化机构的指导下,我们组织协调来自产业链上下游多个行业的专家,推出了我国新一代直流充电系统方案——ChaoJi。ChaoJi的先进性吸引了日本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协会(CHAdeMO协会)的关注。他们将该技术方案作为下一代日本的直流充电接口方案。在此基础上,中日ChaoJi联合工作组又联合来自德国、荷兰、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专家,成立了ChaoJi直流充电技术标准化国际联合工作组。我担任了其中“连接器组件标准设计”和“通信协议标准化”两个子工作组的召集人。
经过近百次的工作组会议讨论,联合工作组推出了中国ChaoJi技术白皮书、GB/T 18487.1等3项国家标准,以及日本CHAdeMO3.0标准,发布了我国牵头申报的IEC PAS 63454 ChaoJi连接器标准,在IEC TC 69发起设立了研究ChaoJi和国际三大直流充电系统兼容问题的特别工作组ahG17,在IEC SC23H发起成立了编制充电车辆适配器的PT62196-7项目组。ChaoJi项目将技术研发、技术验证、标准化和国际化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对新技术研究推广的一次最新尝试。
2022年6月,IEC可持续电气化交通系统委员会(SyC SET)秘书处转移至中国的议案获得IEC标准化管理局(SMB)的批准,作为SyC SET前身IEC第11系统评估组(SEG11)的召集人,我很有感触。2020~2022年,我带领工作团队通过线上会议、邮件等形式与20多个国家的50余名专家开展“云交流”,共收集到来自世界不同经济体的80多个用例,最终完成了向SMB的建议报告。SyC SET的成立和秘书处落户中国,不仅为我国进一步参与和引领电气化交通国际标准化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是对我国企业在该领域标准化工作中的贡献的充分肯定。
我和团队成员将继续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我国电气化交通技术和实践成果国际化,为我国乃至全球电气化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