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或成新“增长极”字号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4-08-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外地人,没有北京户口,购买燃油汽车摇号特别难,而新能源汽车摇号相对容易,并且国家有补贴。”最近,家住石景山的史先生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E6,共减免了3万多元的购置税。

史先生的“省钱之道”源自7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当日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又下发《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在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这是继免征购置税、《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后,一个月内出台的第四个有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个月内,政府连续颁发多项重大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这在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实属罕见。”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彧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什么政府在不到一个月内连续出台多项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这有着怎样的背景?这些政策的出台又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扶持政策四连发

“我一直在关注新能源汽车。7月9日,政府出台免征购置税后,我就买了一辆比亚迪,减免了3万多元,但唯一担心的是充电问题。”史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北京市做过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消费者因充电不方便而放弃购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低且充电桩少,成为市民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就在市民因充电问题对新能源汽车不看好时,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对市民关心的充电设施建设做了明确规定,规定充电设施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准,破除了各地“各自为政”的充电标准,并且加大力度在公共单位及小区停车场内建设充电桩。

“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战略首次全国性部署的《意见》,其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都有着极大利好。并且出台的政策"对症下药",都指向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难解决的几个问题,比如充电桩问题、充电设施标准等。”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在《意见》发布一周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意见》发布一周后,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又发布《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对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价格优惠,执行大工业电价,并且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

“这是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打出的"组合拳"。这四项政策从最初的只是减免汽车购置税,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要求在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中重点推广,再到指导意见制定全国统一的实施标准以及减免电费。政策越来越具体且越来越具有可实施性,并且这4个政策在不到一个月内连续出台,足见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视。”孙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这些都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的目标。且在2012年7月份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了长期发展目标。但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如此密集地连续发布4项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呢?

“国家密集出台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这和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密不可分,主要原因还是空气污染,其次是来自能源的压力。”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博士徐丽表示。

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201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1.4亿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加上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并且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总储量很有限。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石油净进口国,每年的石油进口量已突破3亿吨,石油依存度达到近70%。这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新能源汽车刚好能够绕开这两大问题,其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战略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还能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徐丽给记者分析表示。

新能源汽车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国家大力推动也和我国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就提出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一批重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进行了整顿,对绿色环保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今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上汽集团[-0.18% 资金 研报]时就特别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江淮汽车[-1.10% 资金 研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整体销售已经达到月均20台,去年时只有2台,平均每天就有一台车要交付给客户。“目前我们正在加速推动新能源轿车的一个商品化进程,投入了上亿元资金进行了生产线的改造,从现在的单班一万台的能力提高到10万台一年的产能。”

在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下,除了江淮汽车,比亚迪[-2.01% 资金 研报]、奇瑞、北汽、上汽、长安汽车[-2.07% 资金 研报]等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企业,都加大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及其生产线改造。

“此次连续出台的政策,对于整个新能源车上下游产业都有着极大利好。汽车从零部件生产到汽车销售再到售后服务,涉及多个产业。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围绕新能源汽车将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甚至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并且这些政策支持的主要是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这对我国国产汽车发展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孙彧对记者分析表示。

抢占国际话语权

除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外,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有着更多的政治目的。

7月6日-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我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宣布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7月9日,国务院就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21日发布的《意见》就将之前各地方“各自为政”的充电标准统一为国家标准。一直以来在标准体系方面,中国都是选择的欧洲特别是德国体系。所以,两国宣布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表面意义不大,但背后却有着更深的意义。

业内人士分析,电动车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核心的技术都在电池厂商手中。而包括比亚迪等电池企业和国际电池企业相比,最根本的差别在于配方不同,在市场上的比拼也主要是看谁的规模更大、成本更低。那么车企和政府之间博弈的焦点就是标准体系。中国毫无疑问将成为新能源乃至电动车的最大市场,这就意味着,中国有望获得更大的话语权。默克尔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明确表示:“中国拥有巨大的电动车潜在消费群,而谁拥有市场,也就意味着谁拥有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在传统汽车领域,我国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我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去年国内的汽车产销量双超2200万辆,超过第二名的美国600余万辆。作为汽车消费大国,中国要想在汽车领域突破,打破汽车工业的国际品牌垄断,必须另辟蹊径。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国家通过对其进行大力扶持,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

据中汽协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的总和。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国家不温不火的表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之下,有望领先于其他国家率先启动,这也意味着一直热衷于“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将有望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电池 充换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