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储能赛道火热 要警惕三大问题

作者:李春莲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行业成为今年当之无愧的“明星赛道”。新企业相继涌入,市场吸引力可见一斑。

据天眼查数据,截至10月10日,全国现存储能企业已超10万家;今年以来,全国新注册储能相关企业即高达5.02万家。

除了各路玩家的出现,企业融资也很火热,更有不少企业大手笔扩张产能。但在储能企业火热扩张背后,已开始出现三大问题需要业内警惕。

第一,产能过剩已开始显现,产能利用率较低。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由于行业扩产积极,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连三成都不到。

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斥巨资投建的产能可能面临闲置的状态。对于资金实力薄弱的企业来说,或因此陷入困境。

第二,产能过剩也导致价格战随之而来,这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招标网上公示龙源电力集团共享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23年第二批储能电站液冷电池系统框架采购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根据公示文件显示,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47524.19万元的总报价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但折合单价仅为0.66元/Wh,这一报价再创新低。

随着成本的下降和政策的推动,全球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储能供应商数量大幅增加,投资方可选择性增多,行业竞争明显加剧。价格战之下,不少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入局者都面临着行业大考。低价竞争并非储能的未来,产品质量风波叠加价格战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第三,储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商业模式和收益模式尚未完全明确。这对于没有一定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而言风险不小。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新能源的配套产业,随着装机量的不断增加,储能未来的前景毋庸置疑。但目前仍旧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也还在摸索中,谁能最终等到行业爆发,还需要过硬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加持。有不少企业人士都在公开场合发出预警,今年储能市场火热,但明年可能很多企业会倒下。

红利未至,危机隐现。储能行业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对于积极布局的储能企业来说,更应该深入思考并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以实现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