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遭遇“篱笆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14-08-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深圳市早在2010年就发文要求各住宅区普通充电桩按现有停车位的5%进行基本配置。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已累计建设快速充电站81座,慢速充电桩3000个。但调查显示,这些已配好的充电桩利用率很低,有的干脆处于闲置状态。

然而,与部分充电桩闲置近4年完全相矛盾的事实是,部分新能源车主抱怨充电桩安装难。“买了电动汽车,要么单位得有固定车位,才能安装充电桩,要么就得在小区安装。但是,小区根本连进都进不去。”深圳的张先生是一个资深的新能源汽车粉丝,他从2010年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情况。

今年2月份,张先生订购了一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半年里,他跟厂家、技术人员、物业、电力等部门接触、周旋,想落实充电桩进社区问题。其中的难度他是深有体会:“主要是怕担责任,毕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小区内其他居民不同意、线路安全、小区变压器容量……总之,随便一个理由就可以把你打发。”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条即是,将充电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规划,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明确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的要求和比例。

政策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可谓不用力,为何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设施发展依然缓慢?

“充电桩的安装涉及到很多层面,比如政府对地段的规划、物业公司、车主等,作为厂家,现在只能尽量为客户协调好各方关系,然后跟进充电桩的安装。”比亚迪汽车公关部经理姜伟说。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张志勇认为,电动车企业希望提前建设成熟的充电设施,然后才加速电动车的商业化;而充电设施建设者希望电动车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以保证充电站不会赔本。“在充电网络建设一直由电网公司垄断的前提下,这一悖论根本无法打破。”张志勇指出,垄断是近几年我国充电网络建设进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目前,相关政策已经明确规定,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整车租赁、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但“社会资本”能否在政策的助力下,“拆掉”阻碍新能源汽车的“篱笆墙”,仍有待观察。 (记者何东霞)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充电设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