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魏晓威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能源合作取得的有关成绩。
“能源领域各行各业通力协作,攻坚克难,一大批能源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一系列能源合作成果顺利落实,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重要贡献。”魏晓威说。
魏晓威介绍,目前中国已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能源始终是重要合作内容。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数量达到33个,先后举办两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三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成员国数量最多、活动最为丰富、成果最为务实的高质量合作新平台。此外,推动中国—东盟、中国—阿盟、中国—非盟、中国—中亚、中国—中东欧、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等6个区域能源合作平台落地见效,聚焦政策沟通、规划对接、能力建设、技术交流和联合研究。
据悉,10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先后共同建成投产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跨境油气管道,建立形成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等五大油气合作区。建成投运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等一大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重大标志性工程。
据介绍,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中国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合作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贸易合作,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四分之三,风电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市场70%以上,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魏晓威表示,中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多元化业务联动优势,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项目提供信贷、投资、结算、保险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有力支撑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中国出资设立丝路基金,并与相关国家一道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效拓展了共建国家投融资渠道。
魏晓威称,10年来,中国企业根据共建国家自身国情和资源禀赋,建设实施了一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能源项目,为东道国提供了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国家用电难、用电贵等问题,为有效缓解相关国家电力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0年来,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黑山莫祖拉风电项目等一批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合作项目相继建成,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能源供应,也优化了当地能源结构,有力支持了共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魏晓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