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工商业储能迈入发展元年,落地仍有诸多难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即便工商业储能领域看似火了,仍有部分投资人表示对此持观望态度。在开勒股份董事长卢小波看来,工商业储能项目在开发落地阶段有诸多痛点急需解决。

  工商业储能若想获得长期性发展,需在储能开发模式上做出一定转变。开勒股份对外发布5年起签的EMC服务模式,意味着期限更加灵活,服务周期缩短,摆脱传统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资商投资流程长、决策慢、缺乏服务保障的缺陷。

  “在工商业储能市场,因业主‘0’投资即可享收益的优势,EMC(合同能源管理)已经成为时下主流的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式,而受制于储能投资回报特性,行业内EMC合同期限普遍长达10年、15年、甚至20年,较长的年限绑定,让项目存在决策难、签约难、落地难等问题。”10月30日,开勒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开勒股份,301070)董事长卢小波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因为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更加灵活,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元年”,但在落地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

  工商业储能是指在工业或商业终端使用的储能系统,从终端客户的角度进行区分,储能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工商业储能是用户侧储能的一种,其客户群体为工业或商业终端。工商业储能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工业园区、商业中心、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行政大楼、医院、学校、住宅等。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今年9月份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预计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可达11.5GW,累计市场规模在190亿元~240亿元之间。

  工商业储能领域看似火了,仍有部分投资人表示对此持观望态度。此前,智义资本合伙人阮安然在新型储能论坛(上海)发展论坛上提到,从整个储能市场的投资来看,可以说是“冷热不均”,目前市场上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价值的企业仍然有限,从这个角度来看,值得投资的企业实际上并不多。

  在卢小波看来,投资人持观望态度也不无道理,因为工商业储能项目在开发落地阶段有诸多痛点急需解决。

  首先,在投前阶段,业主可能出于对安全顾虑,存在决策难、项目签约难的现象,目前大部分业主在投前阶段持等待观望态度;在交付环节中,又因为资方要求反复、项目门槛高、要求多等原因,导致项目交付难,各方流程衔接耗时长;到了投后阶段,又因为设备运行不稳定,售后运维不及时,导致客户满意低,最终影响后续项目业务持续开展。工商业储能若想获得长期性发展,需在储能开发模式上做出一定转变。

  卢小波告诉澎湃科技,过往开勒股份在一线市场开发过程中,曾遇到很多优质的潜在客户,但受限于传统的EMC商业模式,有很多客户卡在时间期限上,最终无法促成合作。当天下午,开勒股份正式对外发布5年起签的EMC服务模式,“这意味着期限更加灵活,服务周期缩短,且承诺工商业储能项目当月签、当月投,摆脱传统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资商投资流程长、决策慢、缺乏服务保障的缺陷,可以大幅度降低业主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卢小波希望此举能在工商业储能行业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更灵活的服务模式和时间期限,尽快推动工商业储能发展起来。”

  开勒股份此前长期聚焦工业风扇、工商业储能及动力控制器等核心业务,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后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

分享到:

关键字:用户侧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