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内首套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建成

作者:张晔 李诏宇 孙嘉隆 唐秋冰 刘甜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30日,国内首套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项目在江苏常州港录安洲长江码头建成。该项目拥有4座气膜光伏大棚,总投影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743万千瓦时,1年可减少9500吨二氧化碳排放,将示范带动我国“绿色电”的发展。

  一直以来,港口运输的煤炭、砂石等散料堆场在装卸作业、堆存及运输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废气“甚嚣尘上”。2022年,作为港口大省的江苏提出要在2023年底前,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以上干散货港口码头封闭式料仓全覆盖。

  该“光伏+气膜”光伏电站配套完成全流程和主廊道封闭,一次可堆存矿石等散货150万吨,整体装取流程从船到库、从库到船都实现全封闭。棚内还建设了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内部两处污水池可将混杂着矿石粉、煤粉等污染物的污水净化处理,再进入清水池检验合格后直接排出,每年可减少污水约28万吨。

  有关专家介绍,相较于传统钢铁结构大棚,气膜大棚造价低、施工周期短、自重轻。录安洲码头气膜大棚建造成本仅为传统钢铁大棚成本的一半,且只花了4个月就搭建完成,并于今年3月正式交付使用。若换成钢铁大棚,建设周期至少需要1年。此外,气膜加上外部固定钢缆每平方米重量仅2公斤,却可以实现大跨度、大空间、无梁柱,更适用于港口软土地基。

  “该项目有效避免了扬尘外溢及水污染问题。此外,棚顶还安装了总容量约7.6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用后,可以覆盖码头全年用电量的37%,剩余的电量则可以上送电网获得收益。”上海华能新能源分公司总经济师刘亮表示。

  项目建成后,预计一年可以减少9500吨二氧化碳排放。常州供电公司还将定期提供光伏电站远程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让“绿色电”为港口码头提供澎湃发展动能。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