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第一阶段: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Lawrence Thall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液流电池概念。最先提出的液流电池体系就是铁/铬液流电池技术,但由于该体系在研究之初面临着不可克服的正负离子交叉污染问题,美国NASA于20世纪80年代初终止该研究,并将该技术作为“月光计划”的一部分,将相关技术交给日本开发;(“月光计划”把从基础研究到开发阶段的节能技术列为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以保证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加强国际节能技术合作。)
第二阶段:
日本于1984年和1986年1成功制备出10 kW和60 KW的 Fe/Cr液流电池原型系统;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之后,该体系进入沉寂起,报道较少;
第四阶段:
2014年,美国的EnerVault公司在美国DOE的资助下完成首个Fe/Cr液流电池商业化项目,容量配置为250 kw/1000 KWh。
第五阶段:
2019年,中国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也开始Fe\Cr液流电池技术的开发和示范项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