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Part1 全国储能产业发展现状
1、储能发展的必要性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已有约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其中,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对于新型能源体系,安全是前提、清洁低碳是方向,新能源是主力军,新型电力系统是主战场,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关系是着力点,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互为因果。
因此,要以经济社会的视角认识新型能源体系,以新型能源体系的视角认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储能技术是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条件,因为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导致电力供需平衡难以保证。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降低对电网的冲击,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2、产业政策
3、储能规模
Part2 甘肃省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要求
甘肃电力发展现状及规模
1、能源丰富多样,探索方向全面
2、甘肃新型储能发展规模
3、甘肃新型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规定
4、现行储能调度运行模式
5、甘肃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情况
Part3 国网甘肃省电科院储能检测能力建设及相关检测案例
甘肃电科院储能实验室介绍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甘肃电网发展规划,面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实现实验室储能方向科技研发中心、设备检测中心、人才培育中心,技术监督平台的“三中心一平台”的建设目标,争取在国内储能技术研究领域有专业话语权。
电池储能电站标准依据
关于储能检测平台建设
储能实验室检测项目
◼储能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到货抽检测试
◼实验室拥有储能电池性能与安全验证平台,可依据GB/T 36276-2018 《电力储能用钾离子电池》标准要求,开展储能电池单体等核心部件到货抽检,主要检测电池实际供货产品性能与产品标定性能的一致性,保障电池的出厂质量,为储能电站运行提供重要的质量监督。
储能电站 (系统)并网测试实验室已采购储能电站并网检测装置,可开展8MVA容量以内储能系统的并网测试,依据GB/T 3654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等标准要求,用于对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电网适应性、高低电压故障穿越能力等项目进行测试,为储能系统并网提供相关依据。
甘肃电科院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电池本体方面的问题
电池工作参数:工作电压、温度参数值的设定不合理,如正常工作值、告警值、保护值之间的逻辑关系错误;储能系统中电池各层级实际运行工作参数设定值与型式试验报告中的参数值不一致
初始充放电能量试验:一致性偏差不达标:额定能量不达标
倍率充放电性能试验:电池温度保护导致试验终止;高倍率条件下的能量保持率以及能量效率不达标
短路、过充过放、热失控及热失控扩散试验:有膨胀、起火、爆炸、燃烧现象
1、关于电池单体过充测试标准要求《GBT 36276-2018 电力储能用鲤离子电池》。
2、过充电将电池单体充电至电压达到充电终止电压的 1.5 倍或时间到 1 h,不应起火、爆炸。
3、样品以280A电流恒流充电至电池单体内,在进行过充电试验开路电压5V左右时发生了爆燃。
(2)能量管理系统(EMS)方面
站内EMS控制节点不一致,通过闭环控制有的调整的是并网点的功率,有的是直接调整的PCS的功率;
EMS未做出厂调试,现场出现有/无功功率完全由EMS控制,无法通过AVC,AGC下发整站无功、有功功率;
EMS接受到的数据与BMS、PCS数据不符。
(3) 储能变流器 (PCS) 方面
设计参数和软件未按要求设置,保护定值和国标要求不符。测试过程中,直流侧电流过流保护误报,直流接触器突然断开,真正发生故障时,直流接触器无法断开 ,故障恢复后,直流接触器无法闭合口 元器件性能不达标。PCS中的IGBT模块升温过快,发生一级告警,PCS自动降功率(尤其在重载时)。
(4)涉网性能方面
无功调节时,PCS会降有功 。在无功功率增加时,PCS有功功率降低尤为明显。
PCS多机并联时,充放电响应时间、调节时间、爬坡速率较慢,有的呈梯级上升,多机并联运行不稳定、振荡频率较高、易发生电压电流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