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丝绸之路,古老而现代,承载着东西方交流的深厚历史底蕴。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全球合作伙伴。在此背景下,东莞市抓住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迅猛,为全市外贸增长注入新活力。
外贸“新三样”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市电动载人汽车进出口3.57亿元,同比增长583.08%;锂电池进出口126.43亿元,太阳能电池进出口1.1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东莞市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外贸发展成果。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市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以新型储能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将率先突破1000亿元规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近年来,东莞市大力开拓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实现外贸市场多元化。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913.95亿元,十年间累计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3.68万亿元,占同期东莞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9.9%。东莞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对全市外贸增长贡献率连续5年超过30%,今年前三季度更是高达41.4%。
东莞市立足国家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一带”与“一路”节点之城。通过东莞港这一“海上丝路”和中欧班列“陆上丝路”、“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这一“空中丝路”,东莞制造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
未来,东莞市将继续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指引和市场推动下,相信东莞市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让我们共同期待,东莞市在新能源产业领域迈上新的高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