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协同创新 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绿色”转型

作者:王金玉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3-11-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和市场化进程提速,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得到各方关注。10月28日,以“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大会,在安徽阜阳举行,超过6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权威院士专家、行业头部企业代表及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研讨交流。

新能源汽车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是赢得国际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资源能源投入大、牵引效益长,在支撑交通出行、物流运输的同时,自身在设计生产及流通使用报废回收等环节还面临绿色转型压力,特别是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报废后,如不能妥善处置,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正如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所言,新能源汽车必须推进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低碳化、绿色化,这也是经济绿色转型的要求,但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做到完全“绿色”。下一步,必须转型为“全绿色”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池的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不仅符合中国的发展要求,更符合全球发展趋势和潮流。”欧阳明高说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则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完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和自主可控问题,着力提升产业链保供能力。

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也得到了政策支持,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二级巡视员宋常青介绍,国家发改委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下一步,还将持之以恒地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邓鹏提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除我国密集出台有关政策外,欧盟的动力电池强制回收体系,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都对动力电池回收有严格的规定和技术要求。

“目前,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中,能够开展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一半,有效满足新能源汽车报废回收利用的要求。”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调研员宋英杰介绍,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流通,完善报废新能源汽车回收利用。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更需要中国汽车行业构建良好的产业环境,突破发展瓶颈,加强跨界协同,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正如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裁王军奕所言,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不仅涵盖从设计、生产到使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还涉及电池、原材料等长的产业链,需要协调各方力量,探索各种创新模式和技术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建提出,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离不开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管理的不断优化,需要大力发展以专利为支撑的创新经济、以商标为支撑的品牌经济。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闫勇哲表示,虽然我国的节能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能源节约约束问题依然突出,全社会节能还有很大潜力,当前的节能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要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的目标还面临很大挑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发展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合作。

比亚迪弗迪科技产品总监王铁君则认为,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一定要有创新,实施智能化改造,做好供应链绿色管理。吉利汽车集团首席产品战略官唐黎明强调,企业作为经济时代最核心的基础单元,其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企业不能只考虑赚不赚钱、盈不盈利,更重要是要反哺和回馈,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看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核心是建立一个物质追溯和碳追溯体系,用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供应链绿色改造,从整车到动力电池、车用材料建立一个三位一体追溯体系。

玉成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跃提出,报废回收行业需要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修订《机动车等级规定》,将动力电池纳入销户管理;建立行业可追溯、可计算、可交易的碳交易规则;加大对新能源核心部件循环利用技术的支持力度和应用场景的支持。

推动跨界合作

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发展还需兼顾智能化、数字化等跨界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数据管理处副处长李国俊提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企业的全面数字化提出内在和外在要求,企业在数字化生产过程中要全面转型,提升创新意识,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和开发利用。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谷宇强调,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而且应用场景也会越来越复杂。传感器作为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解决兼容性和标准化问题、成本问题、环境适应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成熟度和能耗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张统一强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是“双碳”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新能源汽车全生命绿色周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集成专家知识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加速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

新能源汽车绿色发展虽有挑战,同样也伴随着机遇。在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产业投资部总经理邓波看来,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而投资机构特别关注技术风险,那些掌握成熟技术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机会。欧阳明高也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发展,不仅可以给我国带来经济、社会效益,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大的效益。邓鹏则表示,加强电池回收领域的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可以护航我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标准化、国际化,助力中国品牌“出海”。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