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国家电网金炜: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发布时间:2023-11-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1月9日-10日,2023世界储能大会正在进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炜表示,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

  金炜表示,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正在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储能已实现规模化的增长态势,并逐步在电力系统各场景得到广泛应用。

  “从发展规模来看,截至2023年9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在运新型储能已经达到1985.9万千瓦,4252.3万千瓦时。从技术可行性看,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已成为抽水蓄能等调节资源的有效补充。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金炜表示。

  金炜介绍,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56.2%的新型储能在电力交易平台注册,三季度37.4%的新型储能参与了电力市场交易。2022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综合利用小时611小时,同比增长26.5%。

  金炜表示,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充分发挥电网的平台和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配合国家主管部门统筹做好储能的规划和应用,与社会各方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在此,发出三点倡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的监管,完善储能的安全管理,压实各方的安全责任,建立国家级储能安全和质量检测认证机构,推动完善储能技术标准,强化储能设网性能的要求。

  二是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和价格政策,坚持市场化方向,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准入标准以及注册、交易、结算等实施细则,健全储能参与市场机制,推动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价格的政策落地。

  三是进一步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示范,重点推动大容量、长周期、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系统集成。储能全寿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组织开展储能安全防护等技术攻关,创新储能商业模式和政策机制,积极开展示范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