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伍德麦肯兹发布《能源转型展望》报告,阐述了三种不同减排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探究大宗商品行业的未来、低碳技术的发展等内容。重点摘要如下。
注:文中研究的三种全球温升路线,分别为伍德麦肯兹预测的基准情景(温升2.5摄氏度)、各国温控承诺情景(温升2摄氏度)和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温升1.5摄氏度)。
低碳电源和基础设施的扩建速度需要比过去十年加快一倍,但可再生能源项目由于上网受限目前面临延误,给低碳电源和基础设施的扩建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按照基准情景,每年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转型技术上,全球至少实现投资1.4万亿美元。
石油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仍然发挥作用。虽然随着低碳能源供应加大,石油天然气消费自然会变少,但在全球向净零排放迈进的过程中,仍需代替石油天然气供应。按照基准情景,石油天然气的年支出将为0.5万亿美元。
电力是主要的能源市场,而可再生能源是主要的发电能源。道路交通电气化和绿氢生产将促使电力需求每10年翻一番。按照净零排放情景,必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这将以需求侧管理为主,将减轻对其他行业的影响,或提高其他行业的电气化水平。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以及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可以解决难减排行业的减排问题,有助于碳循环的长期恢复。
铜、镍和锂等的供应量快速加大,对于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输电基础设施的关键金属需求至关重要。按照基准情景,预计到2030年,锂需求将翻一番。
根据伍德麦肯兹基准情景,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将在2027年达峰,到2050年将较2019年的碳排水平下降25%左右。2030年,低碳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到将增至14%,到2050年将增至28%。
各国目前所做出的净零排放承诺覆盖了全球年排放的88%。政策环境正在转向直接激励和有针对性的扶持,以期加快新技术的开发。
加快建设低碳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是一大措施。目前,低碳电力供应量占发电量的42%,按照伍德麦肯兹基准情景,预计到2050年其占比将上升至78%。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3%增至53%以上。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输电基础设施也需扩建,可再生能源要取得下一阶段的增长,将需要并网方面取得改善。
要缩小低碳能源与其他能源在供应成本方面的差距,需要落实碳定价,以推动低碳能源在钢铁、水泥和化工等难减排行业的采用。伍德麦肯兹预计,到2050年,碳价需从目前全球平均25美元/吨的水平升至150至200美元/吨。
在电动汽车方面,到205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4,300万辆增至10.2亿辆。
锂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材料。按照基准情景,锂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两倍。铜和镍的供应也需迅速加大,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输电基础设施的铜镍需求。新矿山的建设工期为7至10年,这进一步凸显了投资的紧迫性。
氢能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
按照伍德麦肯兹的净零排放情景,到2050年将需要5.15亿吨低碳氢——低碳氢技术到2050年将占终端能源需求的11%,在基准情景中则占4%。低碳氢将被应用到化工、钢铁、水泥和重型交通中,推动这些行业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在加大低碳能源和零碳能源供应的同时,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以及直接空气捕集,也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按照伍德麦肯兹的基准情景,到2050年,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产能以及直接空气捕集产能预计将从2023年的1亿吨增至20亿吨。
按照伍德麦肯兹基准情景,化石燃料在2023年占终端能源需求的69%,未来在终端利用效率提升和电气化的驱动下,到2050年,此占比将下降至53%。
石油消费量将在未来十年达峰,这主要由电动汽车的大量使用推动。按照伍德麦肯兹的基准情景,石油消费量将在2032年达峰,达到1.08亿桶/天,将在2050年降至9,000万桶/天。
液化天然气市场的增长将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份额在2023年增至25%,而煤炭和石油的份额则不增长,或下降。天然气的应用范围很广,所以,预计在所有预测情景下,天然气需求都将在未来10年增长。虽然建筑和工业领域的天然气需求疲软,但发电和蓝氢生产中的原料已经更多地从煤炭改用天然气,这抵消了前者的影响。
按照伍德麦肯兹的基准情景,据估计,能源行业脱碳所需的总投资为每年1.9万亿美元,如果要实现“温控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则总投资需要增加150%,即,每年增加2.7万亿美元。此投资中,超过75%的投资需要注入电力行业和基础设施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