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固态电池 返回

华科大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在汉“点火”

作者:记者张智 通讯员杨运飞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分别放置于沸腾的开水、零下30℃的干冰中,这块固态锂电池仍然能正常工作;钢针刺穿电池后也没有起火爆炸,用剪刀剪下电池一角仍能向外输电……12月2日,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固态锂/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试产线点火仪式上,华中科技大学郭新教授团队通过针刺、冰冻、水煮等实验,现场展示了固态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强大韧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2月2日,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试产线在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点火试生产。

固态电池采用先进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液态电解质,具有工作温域宽、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充电速率快、成本可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飞机、储能电池等领域。固态电池技术的推出,被科技界公认为电池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将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历经25年技术攻关,郭新教授团队研发的此款新型固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具有极宽的工作温度范围(-50℃~120℃),并已通过所有安全性测试,相关技术性能行业领先。郭新教授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这种固态电池将来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只需6分钟可快速充满电,发生碰撞也不会爆炸起火,在寒冷的冬季北方也能正常使用,电池成本和当前的液态电池相当。

今年7月,郭新教授团队的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入驻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成为该基地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目前该中试项目已完成产线搭建和设备调试。接下来,该项目团队将结合3C消费电池、汽车动力电池等应用端的技术要求,逐步对工艺路线不同所带来的成本差异、产品良率和一致性等产业化最后瓶颈进行中试验证,为全面量产开展冲刺。

2022年6月,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布局产业型中试平台,遴选华中科技大学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搭建产线,开展中试熟化。一年多来,8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入驻,金属增材制造粉末设计制备及产业化项目、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高端电子氟化液、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万瓦级激光加工头等6条中试产线已“点火”试生产。

分享到:

关键字:固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