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蒙东:畅通绿电高速路

作者:张献方 张又今 刘涛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秋风劲吹,风机转动,科尔沁草原上的风电场迎来了效益良好的大发季。10月17日,从内蒙古通辽市区出发驶向开鲁县,一马平川,沿途不时可见风机的身影。通辽,位于蒙古高原递降到低山丘陵和倾斜冲积平原地带,风力强、持久稳定,风电开发基础好。正是由于这一优势,国内首个现代能源“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选址通辽。

绿色发展

新能源项目持续推进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是通辽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一项重要举措。“项目新建170万千瓦风电、3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同步配套32万千瓦储能,分布在开鲁县、奈曼旗、扎鲁特旗和科尔沁左翼中旗。储能装备直接参与蒙东电网调峰调频,解决各类电源互补互济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辽市明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洋指着一体化示范项目布局图说,“除了风力资源丰富,内蒙古东部地域辽阔、电网网架结构完善,都是发展新能源的先决条件。”

顺着李明洋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目前已在开鲁县、奈曼旗投运的风电场分别位于500千伏庆丰变电站和500千伏金沙变电站附近。而在扎鲁特旗和科尔沁左翼中旗建设的项目将接入正在建设的500千伏珠日河变电站。“供电公司采取多种手段优化施工工序,及时投运了开鲁风电场、奈曼旗风电场送出工程,让我们新能源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他说。

目前,通辽已成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811.5万千瓦,占通辽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4%,绿色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产业升级

助力蒙东能源转型

内蒙古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的21%,同时肩负保障华北、东北、华东等地用能需求的重大责任。谈及这里的经济特点,人们总会提到“羊煤土气”,即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这既体现了内蒙古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代表了内蒙古围绕这些资源形成的传统产业结构。

近年来,内蒙古下大力气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提出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的目标,探索一条从“羊煤土气”到“绿色生态”的能源转型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实施新能源倍增工程,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超过50%,蒙东地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不低于53%、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低于40%。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他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

实现新能源倍增,关键在于消纳和外送。在科尔沁草原深处的扎鲁特旗,条条银线汇集至±800千伏扎鲁特换流站。这里是蒙东乃至东北地区新能源汇集送出的枢纽站。扎鲁特换流站副站长陶鑫介绍,±800千伏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自北向南穿过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每年可输送电量550亿千瓦时,在促进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推动东北地区新能源外送和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内蒙古的绿色发展还需要更多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如今,内蒙古已建成“四交三直”特高压外送通道和送端汇集电网。一条条能源“大动脉”连接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为新能源找到了出口,也为我国“端牢能源饭碗”提供了坚强支撑。

优质服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给山东送去了发展动力,也给内蒙古带来了发展机遇。6月9日,龙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移手续办结,该公司总部正式迁至内蒙古通辽,体现了该集团对发展好龙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决心和信心。这信心源自内蒙古优越的资源禀赋,更源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

龙马集团是风电零部件全产业链制造商,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2020年,内蒙古龙马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科尔沁工业园区成立,布局龙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产业园全部投产后,我们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年产值600亿元、税收10亿元。”龙马重工集团董事长曲锋增自豪地说。

10月16日,记者走进龙马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从风力发电机铸件、锻件到减速机、塔筒、叶片再到风力发电机主机,一条实力强劲、关联紧密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已见雏形。

龙头带动促进产业集聚,链式发展打造产业高地。龙马集团的落子吸引了厦门双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上下游企业,千亿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通辽呼之欲出。

风电装备产业链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发展的16条产业链之一。10月16日,《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发布。《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为全力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7月,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全力服务新能源发展与产业转移“十项举措”,推出超前规划支撑新能源加快发展、高效推进接网工程快速建设、主动服务产业转移供电需求等举措,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高速发展。

新能源产业的链式发展还承载着更多相关从业者的期待。“龙马集团的设备下线后,我们新建的风电场将采购龙马的设备,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仅运输费用就能降70%左右。”李明洋说。“随着内蒙古新能源项目的快速发展,我们将建设更多新能源送出工程,助力自治区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辽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杨雪宇介绍。

如今,草原上的一缕风牵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畅通的电力高速公路支撑更多“金凤凰”落户草原。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