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东东营新型储能产业集聚成势

作者:记者 贾瑞君 李明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山东能源集团“双千万 双园区”新能源基地——160万千瓦海上风电+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在东营启动。本次启动的项目由160万千瓦海上风电、东营100兆瓦/2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新能源智慧运营中心组成,总投资约18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绿电”51.2亿千瓦时,年可替代标准煤1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2万吨。


随着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风电、太阳能等逐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东营扛牢能源转型责任,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全力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东营有天然的优势。463.5公里海岸线,1019平方公里盐碱滩涂地,600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近海区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7.6米/秒,陆上风能资源在全省属最优水平;太阳能水平面总辐射量在5000-5200兆焦每平方米,年均利用小时数达1400小时……近年来,东营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将无限的风光资源转换为绿电产业,真正变成“绿电宝库”。

今年,东营印发《东营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多元利用,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500万千瓦。目前,东营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越火电装机成为第一大电源,已实现增量能源消费(扣除原材料用能)全部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截至今年10月,东营市可再生能源装机591.37万千瓦,发电量72.8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72.35%、76.67%。

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已成为产业升级竞争高地和发展新增长点。东营市以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统领,一体化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力打造链条完整、配套齐全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中船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装备总装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目前,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吸引签约落地项目28个,总投资248亿元,从纤维、树脂到叶片、桩基、主轴、塔筒,再到风电主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

作为我省新型储能及储能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市,东营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等发展赛道,全力推进新型储能产业集聚成势,已形成涵盖材料生产、设备制造、储能集成、多场景应用四大领域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储能项目7个,4个项目入选山东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第一批)名单。其中,锂电池类优选项目入库规模全省第一,约占全省锂电池类优选项目入库规模的六分之一。全市电解液相关生产企业已达6家,胜华新材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材料供应商,山东巨电的落地也将补齐东营锂电产业链中电芯生产的环节。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