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据美国国家能源局统计,全球超级电容2013 年市场空间为120 亿美元,而中国超级电容市场的商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超级电容在新能源汽车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特斯拉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浪潮中,预计2015 年全球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20 万辆和10 万辆。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一的超级电容市场也得到了空前关注。
据了解,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电容器,它是一种性质介于静电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电化学储能元件,具有功率密度高低温性能稳定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能快速捕获过剩的电能,在峰值需求阶段迅速提供电源,同时,兼有辅助电池、化石能源、电网等主要能源的作用。超级电容器最重要特能就是它具有非常稳定的生命周期,可以为使用这种超容的所有设备提供长期且稳定的生命周期服务。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储能元件。
再创行业新标准彰显技术前瞻性
作为全球超级电容领域领袖——Maxwell一直致力于为全球范围内客户提供高质的超容储能技术及供应解决方案。今年6月,Maxwell重磅推出了2.85V超级电容器单体,再次刷新行业标准,引领最新超容储能革命!
目前,全球能源消耗不断递增,探触资源极限,为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空气质量,Maxwell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整个世界,在能源储备和共建系统方面提供解决方案,而这个方式就是不断推陈出新一些全新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创造美好家园。Maxwell首席技术官Mike Everett表示,2.85V的超级电容器单体就是在这样的驱动力下诞生。
作为K2系列的新成员,Maxwell的首款2.85V的超级电容器单体采用了DuraBlueTM抗冲击与振动技术,提高了产品的抗振动和抗冲击等级,其中,抗冲击力是原产品及同类竞品的四倍,抗振性则是原产品和同类竞品的三倍。它独一无二的抗冲击抗振性非常适合应用于对这方面要求较高的中国客车行业和轨道交通业。这也是Maxwell为中国客户量身打造的一款明星产品。另外,其电压数由原来的2.7V提高到2.85V。Maxwell中国区总经理陈宁解释道,“如果一辆汽车的电压要求是600V,一个模块是48V,一除就知道需要多少个模块。如果单体电压数上去了,模块数就会减少,这也就意味着系统成本降低了。”而新产品的推出也证实了公司的一贯思路,即通过技术的升级换代,来降低市场成本。
整合储能解决方案降低系统成本
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Maxwell超级电容的价格在过去三年中降低了接近一半。成本得以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随着技术更新和发展,整个行业市场走高,进入企业增多,产品生产量加大,成本自然会降低;第二,在不影响可靠性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在技术革新上下功夫,而不是单纯为了降低价格而降低成本。陈宁强调,降低价格需要掌握一个平衡度,这是需要全体行业共同去努力的,但是成本降低不能以可靠性和质量作为代价,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Maxwell有责任与同行一起维护行业良性发展。第三,除了技术创新,Maxwell还致力于帮助车企进一步从系统解决方案上来降低成本。Mike Everett表示, 2.85V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推出正是考虑到中国市场对综合系统成本的压力。相比此前的2.7V产品,新单体电压达到2.85V意味着能够通过减少每一辆车的超容使用量来降低系统总成本。
依靠核心竞争力问鼎超容行业巅峰
如果仅仅是新技术和低成本,还不足以让Maxwell问鼎全球行业巅峰制造者。Mike Everett介绍,能够支持公司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就是其核心竞争力。
(1)干电极技术
就技术而言,Maxwell的一个主要优势为电极技术,这是左右储能产品的关键技术组件。Maxwell公司专利的干电极技术,它的抗振性及温度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在输出同能能量的前提下,消耗较少能源。同时,根据客户具体需要研发先进技术,例如,Maxwell研发了很多针对性的新材料满足客户需求。Mike Everett表示,“我们在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不仅仅是研发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技术提供一套系统应用方案。
(2)丰富的行业经验
陈宁表示,Maxwell是在行业中是最早推出产品的,在产品的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更好的帮助公司开发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做出合理的市场预判。陈宁强调,如今行业发展较快,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保持优势,快速发展。
(3)关注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
第三个竞争力是,Maxwell是超容行业内最关注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的企业,公司每年有2500——3000万美金投入研发,目的就是持续提高技术成熟度和新技术的推出。陈宁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能够在行业技术方面一直保持1—2年的优势”。
打响本地化战役从产品到生产研发输出
在谈及本地化问题时,陈宁表示,超级电容是一个新技术产品,应用历史不长,所以实施本地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有适应本地需求的产品,2.85V超级电容器单体实际上是针对中国客户而推出的,满足中国客车对抗振动及抗冲击的特殊要求。这也是Maxwell实施技术产品本地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本地化的第二步就是加快对本地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通过与国内的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与客户进行紧密对接。第三步,从产品输出到生产和研发输出,未来不仅仅实现产品本地化,更要延展到生产和研发领域。陈宁强调,本地化的过程既要有时效性又要是循序渐进的,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个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好夯实的基础。
关注四大市场铺开超容推广之路
实施技术产品中国本地化,Maxwell以四大市场为据点,铺开超容推广之路。第一是小车行业,据陈宁介绍,“Maxwell的超容在欧洲小车企业应用的较为成熟,这些经验也能够对中国的小车行业有所启发。”第二个关注轨道交通行业,轨道交通的超容应用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潜力,比如,在地铁站点的能量回收,当地铁进站时,不是用刹车片而是用超容作为回收能量系统,一是减少使用刹车片而产生的散热和噪音问题,二是可以更有效的回收能源再利用。第三个市场是电力电网系统,超容可用于新能源上网,微电网储能应用等方面。第四就是重型工业机械方面,只要有引动的地方就能用到超级电容器。陈宁介绍到。“Maxwell大概总结了27个细分市场,都很有潜力,我们还要做去粗取精工作,选出最具开发性的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超级电容器制造商和提供商,Maxwell在世界各地已经部署超过2,500万种不同规格的单体,不断投资巩固自己的技术领先地位,扩大产能及全球覆盖范围,以满足来自电网储能和交通运输应用快速增长的需求。正在充分发挥自己在创新、制造和质量方面的核心优势,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