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安装有序进行 推进电站安全建设

作者:楼易承 王佳敏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1月21日,在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桥式起重机正吊装重达19吨的转子部件。桥机上射下一束黄光,在吊装物正下方形成一个方形投影,“禁止入内 请勿靠近”的警示语随着吊装物同步移动。

  “这是我们最新设计的吊装警戒射灯,它可以实时提醒施工人员吊装作业的位置与范围。”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安监部主任靳永卫介绍,“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过程中往往涉及大量吊装作业,且交叉作业较多,传统的声音警报方式只能做到初步提醒。吊装警戒射灯可以用视听结合提醒的方式保障吊装作业安全。”

  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是浙西南最大的在建抽水蓄能电站。目前,缙云电站进入机电安装的关键期,土建施工同时进行,涉及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57项,作业人员有2000余人,高风险作业数量多,作业风险种类多,交叉作业风险高。缙云电站加强精细化管控,创新管理方法,推进机械化施工,多措并举保障施工安全。

  在距地下厂房近3千米的基建智慧管控中心,厂房桥机吊装全过程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现场管理人员操作基建数字化管控系统,查看工程现场施工情况。

  基建数字化管控系统由缙云电站研发,现场管理人员应用该系统能远程掌握电站近80个工作面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该系统具有习惯性违章智能监控功能,可自动识别违章行为并发出告警,实时形成违章报告。

  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缙云电站不断强化科技治安,除研发基建期数字化管控系统,还引入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应用机械扒渣臂等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走进缙云电站上斜井施工现场,两条照明灯带沿洞壁延伸,卷扬机等施工机械被安全防护栏杆围住。沿着隧洞往里走,操作规程、安全风险等指示标识依次布置。

  这是缙云电站的上斜井无违章示范区。缙云电站根据上斜井作业面施工特点,制作“一图”(风险流程图)、“一表”(安全监督要点表)、“一示例”(安全标准化示范),高标准布置各类安全设施,并建立“远程监控+现场检查”协同工作机制,打造标准化的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区。缙云电站通过该示范区的建设,以点带面辐射整个电站,不断提升电站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

  目前,缙云电站已建成10多个无违章示范区。为巩固示范区建设,缙云电站开展网格化管控,将各个作业面划分为网格单元,搭建安全责任区,明确相应区域人员的职责,实现施工人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缙云电站还在施工人员的精准管控上下功夫,通过加强末端管理,保障电站施工安全。

  3月,缙云电站上线了一套“菜单式”安全教育培训模型,从优化资源、完善制度、压实责任三个维度和筹建、基建、生产三个阶段出发,以具有实操性和可复制性为原则,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能力特点和接受偏好,设计出适合不同阶段的差异化安全教育培训“套餐”。

  “像在基建期,因为作业面多、作业人员多,我们就可以在安全生产奖惩模式、班组安全考核模式等‘必点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尽量多地选择互动式安全培训、安全体验馆建设应用等‘推荐菜’。”靳永卫介绍。

  当前,缙云电站上水库已进入蓄水阶段,首台机组安装有序进行,工程已连续安全生产超2000天。缙云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持续加强风险隐患管控,将深化安全源头治理,推进安全管理精细化,确保电站安全建设。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