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储能领域里,天弋能源是一个低调的存在,甚至在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量产300Ah+大容量电芯的电池厂商后,公开信息也鲜有报道。
在风云变幻的储能市场竞争中,天弋能源以清晰的业务定位,准确的市场判断以及扎实的技术沉淀“以不变应万变”。
天弋“加速度”
初见天弋能源总经理吴捷,很难将他与一个拥有1800名员工的企业老总联系在一起。一件普通的棒球服搭配一条牛仔裤,匆匆忙忙地从上一场项目推进会中抽出身来接受记者采访,根据他的提议,我们抛开了原定的采访提纲,以开放式的交流解锁这个务实低调的新能源企业背后的发展“密码”。

天弋能源总经理接受中国储能网记者专访
天弋能源成立于2014年,彼时,中国正处于新能源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期,国家出台了大量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已经拥有锂矿、前驱体材料、正极材料等产业优势的融捷集团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风口”,为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天弋能源成为了融捷集团在电池研发板块布局的关键一环。
作为最早一批布局新能源产业的融捷集团,进入锂电池产业已近20年,拥有丰富的锂电材料资源。
锂资源端,融捷集团拥有“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超大型固体锂辉石矿134号矿脉的整体采矿权,锂辉石储量约3000万吨;锂盐深加工方面,融捷现有高纯电池级锂盐年产能 45000 吨、前驱体产品产量达1.8万吨/年;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方面,融捷集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年产能60000吨,负极材料规划年产能10万。
母公司产业链优势为天弋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吴捷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天弋能源的初创团队在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通过9年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已经对锂电研发生产有足够的认知和掌握。这也是天弋能源这些年产品研发一直走得很稳、很快的原因。”
基于母公司初创团队扎实的技术功底,加上娴熟的制造工艺,天弋能源的业务很快就开展了起来。
成立第2年,天弋能源便实现了消费电池产品和动力电池产品的量产;成立第3年,天弋能源电池出货量进入行业前二十名;成立第6年,100Ah电芯进入北美和欧洲家庭储能市场;成立第7年,产品进入重卡和大储市场……
一路走来,天弋能源在产品研发上,创造了天弋“加速度”。
近几年,天弋能源深度布局储能市场,开展了各大储能场景应用方案的研发,形成了包含家庭储能、便携储能、大型工商业储能等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天弋能源紧跟市场需求,以高比能、高功率、长循环、低成本、高安全为主要发展方向,顺势推出了新一代储能314Ah大容量、280Ah长循环、200Ah高功率电芯及液冷箱产品。
吴捷表示,天弋能源各系列电芯均已通过国内外各项认证,如228Ah电芯是国内首个通过煤安认证的大单体电芯,100Ah电芯通过UL19731、IEC62133&IEC62619认证,280Ah电芯通过UL9540A和电科院GB/T 36276认证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研发314Ah大容量电芯到实现量产,天弋能源用时不到一年。目前,天弋能源是国内20多家研发300+Ah的电池厂商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量产的企业。
经过9年的发展,天弋能源已经在动力、储能、消费类电池产品等领域均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
该公司现有储能及动力电池产能为6GWh,规划产能达产后总产能将超过15GWh。
在储能领域,天弋能源已经完成了新疆阿瓦提县粤水电0.4GW光伏和储能市场化并网项目、湖北仙桃100MWh光伏发电侧储能项目、阿尔派用户侧110MWh光储智慧用能项目、贵溪滨江婆桥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储能项目的交付。此外,天弋能源参与的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720MWh光伏储能项目已陆续开始交付。
“做我能卖的,卖我能做的”
我们的采访地点设在吴捷原来的办公室,这是一间面积30多平的房间,现在他的办公室搬到3楼,仅8平左右,和研发、销售团队一起办公。在吴捷看来,“离研发更近,我就知道我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支持;离销售更近我就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者,必须对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对市场有敏锐的判断。
吴捷是在天弋能源成立后第三年加入的,担任管理岗位之后,他迅速确立了“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定位,在动力和储能两个业务线同时发力。
“我们是做动力电池起家的,虽然现在偏向储能,但我们的老本行一直也没丢过。我们的储能跟动力是共用产线,能够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切换产品。”吴捷说。
根据动力和储能两大业务的定位,天弋能源决定深耕细分领域,定位高端产品。
这个决定源自于此前几个大客户在采购过程中,明确要求大功率电芯。这让天弋能源下定决心,要根据市场需求,攻克1P200Ah大功率电芯技术难题。
吴捷告诉我们,现在市场上主流的280Ah、314Ah功率都是0.5P,1P高功率电芯的市场体量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研发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市场上能做出这款产品的企业不多,而且这个市场的需求量也不算很低,产品的毛利相对会高一些。
实际上,随着光储深度融合,为满足实时联动,满足秒级、毫秒级功率响应需求,对于配套的电芯高功率甚至超高功率放电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未来,高功率电池在众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小型无人机、电动车辆、轨道交通、智能电网,以及涉及安全领域的航空航天等等。
在“物以稀为贵”的商品逻辑下,吴捷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一年时间的攻坚克难,终于在今年9月推出了200Ah1P高功率、长循环电芯。
该款产品能够解决电网侧一次调频问题,稳定电网的负荷平衡,提高电流的输出品质。该产品通过蜂窝电极、高电导率电解液、高效导电网络显著降低电芯极化现象,提升高功率下的能量效率,实现在1P功率下能量效率大于94%,循环寿命大于8000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天弋能源今年9月同时推出的产品还有,314Ah大容量、280Ah长循环电芯,这是天弋能源紧跟市场技术发展主流方向迅速推出的明星产品。
天弋能源314Ah大容量电芯单支电芯能量达到1004Wh,能量密度高达180Wh/kg。通过多尺度级配正极、高浸润性电解液、孔隙率梯度分布等技术,实现内阻降低15%,循环次数达到8000次以上,日历寿命长达13年。吴捷告诉记者,目前这款产品10月底已开始陆续交付。
与常规280Ah电芯相比,314Ah大容量电芯Pack度电成本降低5%。通过优化机械设计,使得单体电芯空间利用率提升2%。该产品应用于电网侧大储,可显著提高单舱的负载能量,并降低储能预制舱的占地面积、施工工程量及调试成本,满足海内外的市场需求。
天弋能源另一款产品280Ah 12000次长循环电芯,通过特殊的造粒工艺与刚柔结合的多级网络弹簧粘接剂,保证了电池在长期循环过程中的材料结构稳定性。同时通过电解液特殊的添加剂优化了电池长期循环过程中SEI膜的稳定性,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相较于常规280Ah电芯,该产品通过循环寿命的提升,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运营维护成本,缩短储能项目投资回报周期,为行业客户带来显著收益。
对于市场上一些企业宣称大容量电芯循环万次以上受质疑的情况,吴捷自信地表示,“314Ah和280Ah都是源自于商用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这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有产品全流程的研发体系,有五年以上的数据保证。”
“未来我们还会朝着大容量电芯的路线走下去”,吴捷还透露,除了储能市场,未来天弋能源将计划围绕重卡市场做高能量密度的快充产品。另外重卡换电市场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天弋能源将研究20分钟-30分钟,充电至80%电量的产品。
向安全要市场
无论储能市场发展到什么程度,储能安全一定是排在产品需求的第一位。天弋能源也将安全视为塑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天弋能源的储能产品从电芯、模组、PACK及系统均能实现高安全,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天弋能源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电芯安全:采用安全底涂、FUSE设计、高抗热隔离膜、防爆阀设计等技术实现电芯安全;工艺方面,天弋能源电芯采用卷绕工艺,模切区域少,相较于叠片有更好地毛刺管控,从电芯安全根源上降低风险,另外,天弋能源卷绕Overhang余量足够多,更安全;制造方面,天弋能源产品有严格的过程能力控制,从而更好地保障产品安全。
模组安全则是从电芯热失控防护安全设计、EMC抗干扰安全、力臂与重心设计及结构安全设计等维度来保障。
PACK安全,主要从液冷有效控温、相变迅速降温、电气高效绝缘、高压防爆等设计实现PACK级安全控制。
系统安全方面包括电气三级安全联动、消防三级安全保护和BMS智能控制联动。
电气三级安全联动:电池堆、电池簇、电池包均配有熔断器,防止因过流和短路而引发的安全隐患;电池堆配置高压断路器和高压熔断器,有效防止雷击;具有一键分闸的安全设计,近操远控,增强运维安全。
消防三级安全保护:PACK级消防安全保护,单包消防安全控制;电芯设防爆阀、模组配置防爆导流槽、PACK箱同样配置防爆阀进行三级安全防护导流,将电芯释放的气体通过专项通道导流至PACK箱外部;舱级消防安全保护,全舱全氟己酮气体浸没式灭火和冗余水消防浸没式灭火双重安全保护;储能系统级安全保护,BMS和电气系统消防安全联动;毫秒级切断电气回路;电站主控室一键启动消防系统的安全措施。
BMS智能控制联动:BMS、消防、液冷机组、环控等系统的通讯可实现实时联动;BMS系统可迅速接收到消防主机提供的舱内温度、烟雾、可燃气体等相关风险控制项;智能控制,杜绝因温度、消防等因素引起的安全风险。
安全理念在产品端的直观体现就是今年9月天弋能源推出了液冷箱产品,该款产品可涵盖不同电压区间、不同容量范围、不同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在安全可靠、智能高效和便捷维护等方面独具优势。
在安全可靠方面,液冷水道内置于箱体底部液冷板龙骨内,流道完全不受力,保证产品的安全稳定性;PACK箱采用液冷散热板一体化设计,可有效提升散热接触的可靠性。在智能高效方面,液冷流道采用弧度栅格设计,增大热交换面积,大幅提升热交换效率。可通过BMS和液冷主机实时联动,实时控制电芯温度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在便捷维护方面,该产品能够实时进行漏液监测及智能补液,可减少现场运维工作。
对于安全的极致追求,使得天弋能源在一些特殊领域占据绝对的市场地位。
井下煤安就是天弋能源深耕多年的领域。
加入天弋能源之前,吴捷是磁头领域的技术老兵,这个领域的工作环境怕风、怕水、怕静电,对于生产环境,与电芯生产有着同样等级的要求标准。
基于前期形成的工作习惯和技术要求标准,吴捷对于煤安领域产品安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严格的规范。
“井下作业都是在含有瓦斯的工况环境,对于电芯安全的要求极高,我们的电芯完全可以做到高安全、不起火、不爆炸。”吴捷表示,目前天弋能源在煤安领域的占有率是70%。
另外,天弋能源228Ah电芯是国内首个通过煤安认证的大单体电芯。
基于天弋能源在煤安领域的丰富经验,天弋能源参与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MT/T 1200-2023 《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安全技术要求》的制定工作,这项标准已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无序竞争最终伤害的是行业”
今年以来,锂电主要材料价格暴跌的趋势仍在持续,整个储能产业进入了产能超级过剩、价格卷出新低的恶性循环,另外,海外市场储能需求收缩也让一些企业订单暴跌,这股“寒气”传导到产业链中游,电芯厂家和集成商一片哀嚎。
有观点认为,储能行业正在加速洗牌,一半以上的储能企业将会倒下。
面对行业周期性发展现状,有的企业被卷进价格战的“洪流”难以自拔,有的选择收缩产能保存实力,有的则是选择继续出海,寻找新的盈利市场。
对于行业正在遭遇的寒冬,吴捷认为,储能行业之所以出现现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进入的门槛太低,大量的资本涌入,盲目的扩张,一些不具备研发和制造能力的玩家跨界入局,搅乱了市场,引发了产能过剩。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后又打起价格战,低价换市场,最终在成本压力之下,必然会使得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最终伤害的还是行业本身。
“因为有融捷集团产业链的优势,我们受到的影响会小很多,不过这些年我们的步伐也走得很稳。”吴捷表示,目前天弋能源的产能不是很大,但是能够匹配当前的业务需求,产能扩得太大,不能实现再高的利用率,实现盈利也会变得困难许多。
在与吴捷的交谈中,他说的最多的是“匹配”,在他看来,度过这次行业的寒冬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匹配”。
首先是继续加强在技术研发上的攻关,匹配市场对前沿技术电芯产品的需求。目前,天弋能源每年会拿出不低于营业额7%的经费作为研发投入,另外融捷集团也会拨出专项经费投入专项课题研发。
“我们有成熟完善的研发体系,做下一代产品开发的时候,前期的很多的平台产品技术早就已经成熟,从平台里面选取一个就可以跟着市场的需求,新产品很快就能研发出来。”吴捷很自信的说。
其次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重点关注国内市场,根据终端需求及时调整产出节奏。
再就是,看清身边的玩家,给自己准确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吴捷表示,下阶段,天弋能源将发挥动力领域产品的优势,加大市场开拓,来弥补目前储能领域市场的压力。
对于企业出海,吴捷的观点是,目前海外市场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补贴政策、税收减免,美国和欧洲都在推进本土产品的使用,还有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会不会再出现因为贸易保护打压出海储能企业的情况,这也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吴捷介绍,目前,天弋在大储和工商业储能领域在海外做了一些市场开拓,未来会根据海外市场变化“因势而变,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