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汽车产业新生态正加速构建。12月7日~9日,以“开放包容合作融通共同发展”为主题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举行。大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及国际合作交流、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共享智能汽车产业链新机遇等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共识》发布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在大会演讲中表示:“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态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增长迅速,加强动力电池体系、新型底盘架构、自动驾驶系统等关键技术协同突破至关重要。同样,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进以开放合作为核心和主线的全球汽车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万钢发布了《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简称《共识》)。《共识》主要表达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攻坚期;二是跨领域前沿技术突破将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三是驾驶场景将驱动“车能路云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是推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五是开放合作是全球汽车产业实现共同发展的关键举措。
《共识》指出,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攻坚期,各方对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抱有坚定信心,将围绕纯电动汽车、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持续推动高效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率内燃机与碳中和燃料、宽温域燃料电池等多元能源动力技术研发,加强充换电、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提前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当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引领者和主要驱动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3770万辆,中国占比约60%。具体到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74.6万辆,中国销量达到627.8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29.8%。可圈可点的是,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万辆和102万辆,产销首次双超百万辆;1~11月累计产销分别完成842万辆和830万辆。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曹彦飞表示,从整车厂的创新到应用的创新,例如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电池、动力总成、底盘(新型底盘、线控底盘)、智能座舱等相关领域,中国市场都处在引领位置。
“我们的愿景一直是‘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Hans Georg-ENGEL解释了何为“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发展的版图越来越大,在中国拥有开发燃油车和电动车所需要的一切设施。两年前在北京成立的技术中心有2000名工程师,去年在上海成立的数字化公司专门针对自动化驾驶以及车载娱乐系统进行研发。在中国的研发将服务于全球的客户,并且与中国供应商一起合作搞开发和测试。”Hans Georg-ENGEL表示,“可以说,一切都在中国市场进行。”
重构产业生态 既是机遇也有挑战
“新能源汽车融汇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领域拓展,产业生态正全面重塑。”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强调,“加快构建汽车产业新型生态,既是产业技术变革的内在需求,也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辛国斌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着力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二是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生态,三是着力构建跨境融合生态。
辛国斌强调,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车企相比,我国企业在整体产销规模、底层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产业发展层面还存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产业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出现一些价格“内卷”、无序竞争的情况,而且还有“卷”到国际的趋势。这些问题既造成企业自身利益受损,也不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家警醒关注、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政策环境尤为重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刚表示:“近期,我部出台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会同工信部等部门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的试点,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前在11月17日,《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L3政策靴子落地,让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之振奋。
在全球电动化的趋势下,电池产业即将迈进TWh(亿瓦时)时代。在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看来,电池到现在依然是一个非标产业。宁德时代几乎服务了全球所有的主流车企,不同品牌车型所需要的动力电池在尺寸、性能、要求上不尽相同。他指出,电池产业进入TWh时代,电池大规模应用对电池的生产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敏捷且多元化的电池供应需求,宁德时代创新了全流程、虚拟仿真加速柔性制造,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实际生产工艺过程模拟成虚拟环境,以此来验证工艺流程可能性,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出海”的新名片。合众新能源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方运舟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战略,绝不能仅局限于海外卖车,更要将技术“出海”、服务“出海”、品牌“出海”和制造“出海”等作为主流方式,向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深层领域延伸。
进入新阶段 智能化大有可为
在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2020年,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方面发展,培养出了像宁德时代这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第二阶段是2020年及接下来10~15年,中国汽车供应链在智能化领域大有可为。
事实上,从自动驾驶的发展来看,这几年行业的技术路线也趋于统一。“原来,我们觉得在自动驾驶领域有跨越式发展的理念,也有渐进式发展的理念,现在大家的认识基本都回归到渐进式发展上,通过L2、L2+、L3逐步发展。”杨宇欣说。
现在中国市场是智能汽车渗透率、渗透速度以及新技术落地速度最快的市场,国内车企的新技术导入、量产速度也都是最快。据悉,在核心的芯片领域,黑芝麻智能一直致力于通过芯片创新、技术创新把行业推向更广阔的未来。根据杨宇欣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渗透率L2+以上占有率将会超过60%,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
在本次大会上,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更是官宣了重磅合作:地平线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共同创立的合资公司酷睿程(CARIZON)正式成立。据悉,酷睿程将整合地平线强大的软硬结合技术能力以及CARIAD在智能车身和软件系统整合方面的专业经验,助力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智驾方案加速落地。酷睿程将基于地平线征程家族计算方案开展研发工作,开发的全栈式智能驾驶方案搭载于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截至11月,各地累计开放道路超过2.2万公里,发放测试牌照4800余张,测试总里程达到8700万公里,建成5G基站超过321万座,部署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超过8500套。
为了推动异地测试结果的互认,提升示范区的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国家ICV-2035推进组的大工作框架下,连续两年牵头开展了测试示范区的能力评估工作。在本次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能力评估结果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一,“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仍需跨行业、跨部门强力推动;第二,标准协同不够,测试示范区的地方标准也比较多,形成地方的壁垒;第三,测试互认和数据共享需继续加强;第四,测试示范的场景还要进一步扩大,以具备支撑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