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蜂巢能源IPO进程发生新变化,12月22日, 蜂巢能源公告,公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公司以及公司股东的最大利益为重,决定撤回A股申请,并考虑启动其他融资方案。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2018年独立后四年时间里,蜂巢能源成长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的厂商。
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2022年,蜂巢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36亿元、44.74亿元和99.7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9.62%。
但从净利润角度来看,蜂巢能源也难逃“增利不增收”的困境,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和-8.97亿元,3年半时间亏损超30亿元。
从业务构成来看,从2019至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储能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0.14%上升至1.63%。尽管储能业务收入占比低,但其毛利率却在2022年1-6月间,达到了32.31%,远高于公司其他业务。
蜂巢能源储能产品主要采用的是磷酸铁锂方形叠片电池。储能电芯包括两大产品路线,一类是高容量低成本路线,包含三款产品:325Ah、350Ah、710Ah,其中350Ah储能电芯,成本可以下降5%到10%。
另一类则是长寿命路线,也有三款产品,其容量分别为310Ah、330Ah、660Ah。
2022年,蜂巢能源确立“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战略以来,顺势切入储能赛道。今年以来,蜂巢能源加快了在储能领域的拓展步伐。
今年5月,蜂巢能源发布L500型325Ah电力储能专用电芯、L600型124Ah工商业储能专用电芯、L600型168Ah家庭储能专用电芯,以及厚度仅有66mm的全球超薄家庭储能、99KWh工商储能、325Ah液冷电力储能等全新储能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其中,L500型325Ah短刀叠片储能电芯采用飞叠技术,长薄化短刀设计,长循环版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厚度仅21mm,比280Ah储能电芯薄了2/3,基于200kWh的PACK,标准的20英尺单舱容量可实现6MWh的储能容量。
10月25日,蜂巢能源全球首款飞叠短刀325Ah储能电芯在成都基地下线,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可量产300+Ah的企业。
2023年下半年以来,多家企业陆续推出20尺5MWh的集装箱电池系统,俨然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但是,蜂巢能源的产品迭代已然升级到20尺6MWh的集装箱电池系统。
12月12日,在第四届电池日上,蜂巢能源推出了325Ah、350Ah和710Ah电芯,并且基于此也推出了6MWh的20尺储能电池系统。
同一日,海辰储能发布了MIC1130Ah长时储能专用电芯和以该款电芯为基础的20尺6MWh储能电池系统。
目前,市场上推出超大容量的20尺6MWh储能电池系统的仅有蜂巢能源和海辰储能两家企业,两家企业均表示将在2024年实现新产品量产。
凭借着在储能领域成熟的研发实力,蜂巢能源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目前,蜂巢能源已在广东、江苏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规模储能项目交付并网。如新疆阿克苏400MWh储能项目,湖北金开新能源石首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国家电投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40MWh风电储能项目交付等。
另外,蜂巢能源与龙净环保共同出资在龙净智慧产业园建设储能电池模组PACK和系统集成项目。
国外市场方面,蜂巢能源在欧洲累计获取超20GWh的储能订单。今年以来,蜂巢能源接连获得欧洲某大型OEM 90GWh大单,以及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近5.48GWh的PACK电池包订单。
值的关注的是,12月20日,蜂巢能源泰国工厂首款电池包成功下线,电池包将搭载长城欧拉好猫泰国版上市,预计明年一季度批量供货。
当日,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张锋表示,蜂巢能源泰国工厂的首款电池包下线是蜂巢能源东南亚市场开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现有动力电池包明年2月量产的基础上,将继续发力储能装配集成产线,积极扩展轻型动力、储能等适配东南亚市场的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