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构网型储能 返回

“浸没式”储能解决方案实现江苏省内首次落地应用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2-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设备充放电运行正常,电芯浸没在电池舱内密闭完好,电池平均温度25.2摄氏度,无其他故障及告警。”12月29日,特变电工南京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内,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工作人员会同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用电检查员正在开展浸没式液冷储能柜运行检测分析工作。该储能柜规模为120千瓦/210千瓦时,是省内首台正式投运的浸没式液冷储能项目。

  浸没式液冷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电池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持续发热,热管理系统是影响储能安全的重要因素。此前,储能热管理系统主要采用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但这两种技术均存在降温速度较慢、温差大等不足。

  风冷散热,相当于给电池加装一个“空调”,用排出的冷风给发热电池降温;液冷散热,把装有循环流动冷却液的管道环绕在电池周围,给电池接触部位降温,再逐渐传导至其他部位。

  2023年3月,公司储能及产品事业部工作人员联合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在走访调研南京特变电工及医药、油气等化工企业时发现,由于行业环境的特殊性,其储能系统需要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快速响应等特性,其中对储能系统安全要求极高。

  “储能安全,一直是储能项目中举足轻重的一环。而热管理技术,更是保证储能系统持续安全运行的关键。”公司储能及产品事业部项目经理王宁说道。面向用户需求,公司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提出热管理系统迭代的浸没式液冷储能解决方案,并在南京特变电工微网项目上实现首次落地应用。

  浸没式液冷储能解决方案是采用“泡澡”的方式,将储能电池直接浸没在冷却液中,电芯与冷却液直接接触,完全与氧气隔离,实现对电池直接、快速、充分冷却降温,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能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整体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能。

  南京特变电工副总经理张磊说:“这套储能系统先进的储能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全浸没式液冷应用场景,360°全方位防护,彻底消除系统安全隐患,我们用得也放心。”

  储能智慧能源结算终端

  回归储能本身,浸没式液冷储能柜就相当于一个大型“充电宝”,在谷、平时段充电,峰时段放电,用户便可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取收益。但关于如何准确计量尖峰电量,实现储能用户和投资方之间的收益公平结算,已成为用户侧储能的待解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储能及产品事业部基于能源e+储能运营管理平台,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和通信手段,创新推出了一款基于OpenHarmony国产操作系统的储能智慧能源结算终端

  该终端专为用户侧储能项目结算场景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直接关联企业网上国网APP、用户关口表和储能系统双向电表,实现对企业用电的实时监控和精确计算,从而为储能投资单位及其服务的企业用户提供准确、快速的电量电费结算服务。

  公司创新采用“储能运营管理平台+储能智慧能源结算终端”双管齐下的做法,实现平台数据与储能用户信息互通,不仅帮助储能项目精准计量出尖峰电量,还帮助用户在需求响应时期和参与电力辅助交易时期获得利益最大化。

  储能电池预诊断安全系统

  储能的安全运行是整个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公司储能及产品事业部已开始研发储能电池预诊断安全系统,依据锂电池外部特征参数与内部故障机理的关联,研究并提出针对锂电池早期故障主动识别方法,研究适应电池差异性的故障诊断参数阈值整定方法,实现储能电站的主动安全预警。此举将极大地提升储能电站安全性,提高储能电站运维检修效率和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收益,对锂电池储能电站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公司储能及产品事业部将在产品端持续迭代,运用最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水平;构建一站式“服务站”体系,形成项目商务拓展书+容需量管理储能配置表+高低压接入经济最大收益分析等全流程咨询服务;整合江苏省内工商业储能可调资源,提供智能结算+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服务,建立共生共赢生态,助力江宁开发区打造碳达峰试点园区,助力全省储能产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