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新型固态电池充满电仅需几分钟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青网 发布时间:2024-01-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锂金属电池。该电池可充放电至少6000次,比任何其他软包电池都要多,且可在几分钟内就充满电。该研究不仅描述了一种使用锂金属阳极制造固态电池的新方法,而且还为潜在的革命性电池材料提供了新的认识。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材料》上。

锂金属阳极电池被认为是电池设计的发展方向,因为它们的容量是商用石墨阳极电池的10倍,可大大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新研究是迈向工业和商业应用更实用固态电池的重要一步。

电池设计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阳极表面枝晶的形成问题。这些枝晶结构像树根一样伸展到电解质中,刺穿分隔阳极和阴极的屏障,导致电池短路甚至着火。

2021年,团队曾开发出一种处理枝晶的方法。他们设计了一种多层电池,将稳定性不同的材料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但这种设计不能完全阻止锂枝晶的渗透,只是通过控制和包覆来尽量防止这种渗透。

团队此次通过在阳极中使用微米级的硅颗粒来限制锂化反应,并促进锂金属层的均匀电镀,从而阻止枝晶的形成。在该设计中,当锂离子在充电过程中从阴极移动到阳极时,锂化反应被限制在浅表面。离子附着在硅颗粒的表面,但不会进一步渗透。

在固态电池中,硅表面的离子受到限制并经历锂化的动态过程,在硅核心周围形成锂金属镀层。在新设计中,这些涂层颗粒形成均匀的表面,阻止了枝晶的生长。而且,由于电镀和剥离可在平坦的表面上快速发生,因此电池大约不到10分钟即可充满电。

研究人员制造了邮票大小的软包电池版本,它比大多数大学实验室制造的纽扣电池大10到20倍。该电池在6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留80%的电池容量,优于当今市场上的其他软包电池。

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锂金属电池。该电池可充放电至少6000次,比任何其他软包电池都要多,且可在几分钟内就充满电。该研究不仅描述了一种使用锂金属阳极制造固态电池的新方法,而且还为潜在的革命性电池材料提供了新的认识。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材料》上。

锂金属阳极电池被认为是电池设计的发展方向,因为它们的容量是商用石墨阳极电池的10倍,可大大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新研究是迈向工业和商业应用更实用固态电池的重要一步。

电池设计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阳极表面枝晶的形成问题。这些枝晶结构像树根一样伸展到电解质中,刺穿分隔阳极和阴极的屏障,导致电池短路甚至着火。

2021年,团队曾开发出一种处理枝晶的方法。他们设计了一种多层电池,将稳定性不同的材料夹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但这种设计不能完全阻止锂枝晶的渗透,只是通过控制和包覆来尽量防止这种渗透。

团队此次通过在阳极中使用微米级的硅颗粒来限制锂化反应,并促进锂金属层的均匀电镀,从而阻止枝晶的形成。在该设计中,当锂离子在充电过程中从阴极移动到阳极时,锂化反应被限制在浅表面。离子附着在硅颗粒的表面,但不会进一步渗透。

在固态电池中,硅表面的离子受到限制并经历锂化的动态过程,在硅核心周围形成锂金属镀层。在新设计中,这些涂层颗粒形成均匀的表面,阻止了枝晶的生长。而且,由于电镀和剥离可在平坦的表面上快速发生,因此电池大约不到10分钟即可充满电。

研究人员制造了邮票大小的软包电池版本,它比大多数大学实验室制造的纽扣电池大10到20倍。该电池在6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留80%的电池容量,优于当今市场上的其他软包电池。

分享到:

关键字:固态电池充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