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说9.9万元的就不要想了,14.9万元也是不可能的。”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现场如是说。“100kWh、800v以及宁德时代,当这三个词出现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这台车不会太便宜,光电池的成本起码就要十多万元。”发布会最后,雷军并未公布小米SU7的价格,留下了一个悬念。
好巧不巧,就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前一天,极氪007正式上市,作为旗下首款纯电豪华轿车,新车全系标配800V高压系统、829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并搭载多项极氪自研科技。以20.99万元至29.99万元的售价“杀”了小米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让自家的极氪001都倍感压力。
正因如此,也有不少人猜测小米汽车没有公布价格的原因是极氪的“截胡”,但从背后的原因不难看出,小米汽车到了在亲民化和高端化路线中进行选择的时刻了,如果在定价上不够谨慎,就很有可能折戟于此。其实不仅是小米,其他汽车企业同样需要做出选择,2024年车市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
亲民化发展 带动销量增长
进入2024年,吉利旗下品牌银河正式发布旗舰轿车——银河E8,其17.58万元至22.88万元的价格再度刷新同品类车型的价格标杆。
“要为主流市场的用户带来真正高价值的纯电旗舰车型,时代赋予银河E8的使命不仅要颠覆当前的主流纯电产品,更要成为豪华燃油车的超替”,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银河E8上市发布会上表示。
很多人都觉得吉利太“卷”了,17.58万元叠加预售权益后只要16万多就能把一台超5米长的C级纯电轿车开回家,隔壁小孩看了都馋哭了。对此,吉利是承认的,但是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强调:“卷价格不是目的,吉利要卷价值”。
具体来看,银河E8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的全新车型,轴距为2925mm,驾乘空间在同价位的纯电车型中更占优势。此外,银河E8还标配了新一代的高通骁龙8295芯片,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智能化体验。续航方面,入门款车型为550km,长续航车型可达665km,四驱性能版车型为620km。
日前发布的零跑C10车型定价同样走了亲民路线,增程版车型预售价为15.18万元至18.18万元,纯电版车型预售价为15.58万元至18.58万元。目前,零跑C10的预售订单已突破15000台,其中智驾版车型订单占比40%。
极氪007预售的48小时内,其订单量也轻松突破了2万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便宜大碗”的车型真的很难拒绝。对企业来说,销量也是产品力的最好体现。只有把车卖出去,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高端化突破 实现品牌向上
除了走亲民化路线,高端化也是企业发展的选择之一。
近两年,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很多新势力的品牌、传统车企都不断地推出豪华定位车型,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品牌向上发展。
从比亚迪推出易四方技术,仰望品牌U8正式发布开始,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逐渐向着豪华汽车领域进军。通过堆技术、堆用料来一点一点填补与传统豪华品牌之间的价值差距。问界M9、仰望U8、坦克700、极氪001 FR、蔚来ET9等产品的问世,填补了这些对应的细分领域市场中,中国品牌的空缺。
在30万元至40万元的高端汽车市场中,原来消费者的选择可能是“BBA”,但是现在有比亚迪、有广汽、有蔚来、有理想、有问界,未来可能还有小米汽车。从供给侧来说,选择的增多也刺激了市场上高端车的消费。
根据中国汽车工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已达451.6万辆,同比增长15.4%,其中35万元至4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乘用车涨幅最大。从车辆定位来看,C级和D级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率也高于其他级别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表示,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或者预期还是有的,需求并没有饱和。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车辆的购置还是有需求的。
“高端车的车型卖得好,是消费升级的具体表现。我觉得企业造车首先还是不应该考虑利润,而应该想办法把产品做好,有好的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陈世华认为。
竞争更猛烈 产品选择更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176.7万辆,同比增长4.1%,市占率低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传统企业或者重点企业集中度的下降,其实是说明前十名之外有很多类似于新势力的企业,例如“蔚小理华”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或者新进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成长,他们的产品从市场中分去了一定的份额,这是第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
“第二,我们看到随着过去这么多年汽车市场的竞争,新能源汽车品牌确实正在体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消费者的选择也在向趋势中的企业聚集,更多的消费者会去选择这种更好的品牌。但是我们也看到不断有新造车的企业涌入市场,比如小米汽车,在去年还没有市场份额,但是今年他恐怕就要有市场份额了。”许海东表示。
今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不仅有大量的创新型汽车企业,传统汽车企业也在尝试转型,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进行竞争,会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产品。
许海东认为,竞争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越做越强,对行业的正向发展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