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我国部分县(市、区)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已经接近饱和。
2024年1月初,湖北某市供电公司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报告指出,在同时满足该市主网及220千伏不反送且各级设备反向负载率不超过80%约束情况下,全市全域为红区,各电压各级变电站、10千伏线路及台区2024年分布式电源可接入容量为0万千瓦。1月4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的相关复函提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该县分布式光伏可开放接入电网容量为0万千瓦。
河南是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大省。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河南省13个地市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为610.7万千瓦,比2023年三季度少85.7万千瓦(按同样的13个地市计算)。其中,驻马店市、鹤壁市、平顶山市、安阳市、漯河市有过半区域分布式光伏开发等级为红色。
按照《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评估区域因分布式电源导致向220kV及以上电网反送电,该区域评估等级应为红色。
2023年11月2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区域内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和可接入容量测算,明确分布式光伏开发红、黄、绿区域,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黄色、红色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待落实消纳条件后,再行开发建设。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在《通知》的解读文章中介绍,分布式光伏发电面临的就地消纳困难、商业模式需要完善、技术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日益突出,不过评估为红色或黄色的区域,并不是停止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工作。
除河南外,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也发布了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情况。
2023年12月15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发布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结果的公告》,2024年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困难县(市、区)有37个,其中有9个县(市、区)新增分布式光伏出力无法在县域范围内消纳;全省136个县(市、区)中,2024年有53个县(市、区)低压配网接网预警等级为“受限”(80%以上的台区评估为黄色、红色等级)。
2023年12月25日,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125个县(市、区)中,红色等级区域的有81个,占比达到65%。
此前,河北省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可开发容量中,沧州市16个县(市、区)中,有8个可开发容量为零,占比50%;邯郸地区17个县(市、区)中,有5个可开发容量为零、6个不足1万千瓦。
为解决分布式光伏接网受限等问题,国家能源局2023年6月印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存在困难县(市),从电网、负荷、电源侧提出提升分布式光伏接网能力措施方案,并提出要合理安排分布式光伏备案规模和建设时序。
《通知》也从电网、负荷、电源侧提出要求,通过科学合理规划电网建设、合理规划储能设施建设、实施汇流升压接入等措施,切实提高接入承载能力;鼓励光伏开发企业在红色、黄色区域采取整体规划、统筹开发模式,改善区域电网承载能力,创新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并提出依据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的评估结果,合理安排即期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自2022年起,河北、山东、浙江等分布式光伏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开始要求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
承载力评估是动态进行的,并不意味着禁止在评估为红色或黄色的区域进行投资,而是提示企业电网接入容量现状,有助于合理安排分布式光伏备案规模和建设时序。承载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新增设施设备,目前相关讨论还延伸到了分布式光伏是否应该承担调节责任、责任如何厘清等问题。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电网的承载能力短期难以大幅提升,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规模短期将受到一定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