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国车路协同发展并不充分,其中,“车等路”问题尤为突出。在1月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过去有一些传统思路,就是希望把车端打造为全能的,所有问题都希望通过车端来解决。而中国提出实施车路云协同发展思路,该由车端解决的问题通过车端解决,该由路端解决的问题由路端解决,该由云端解决的问题由云端来解决。”
为探索基于车、路、网、云、图等高效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多场景应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交通运输部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城市为主体自愿申报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工作。“《通知》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标志着产业从小规模测试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表示,试点工作将为实现大规模、广覆盖、高价值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的涌现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和安全的运营环境,激发车企网联融合功能的前装量产积极性,支持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具备车路云一体化基础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据悉,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已经有超50个省市发布相应实施细则,支持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累计开放道路超22000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5200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超8800万公里。
“我国已具备车路云一体化的较好基础,可支持向更广范围进行拓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表示,当前各地方小规模测试示范已积累一定经验,迫切需要在场景复杂的现实交通流中开展试点示范,进一步提升用户驾乘体验,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恰逢其时。
根据文件,此次试点工作将围绕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等9个方面,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认为,《通知》提出要建成一批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这将进一步引导企业进行新技术新模式探索,为未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奠定良好基础,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统一标准
据了解,不少整车企业其实已经具备车载通信单元前装量产能力,却由于基础设施碎片化,仅预埋硬件并未开通C-V2X服务,从而出现了车等路、路等车的难题,使车路云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长安前瞻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长安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学松告诉记者,虽然长安汽车已具备量产C-V2X能力,但由于基础设施覆盖率和市场上车辆搭载率不足,基于PC5的直连通信功能还不能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
李克强指出,《通知》工作对汽车、交通、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指明我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将凝聚汽车、交通、通信等多个产业的力量,携手推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落地应用、打造多个万亿级产业。
另一方面,试点工作有望进一步解决各地相关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于不同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跨界融合特征认识不同、顶层设计不完善,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依然面临跨行业标准协同不足、跨区域标准协同不足、数据孤岛互通不足等问题,影响车路云一体化大规模示范应用。”张进华直言,此次文件明确要完善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汽车、交通、通信、公安、测绘、住建等跨行业标准化组织应加快联合,开展国标、行标、团标发展现状与适用性分析,系统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推荐标准清单。与此同时,结合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架构,相关标准化组织应联合搭建形成包括一体化系统、新型架构汽车、智能基础设施、云控平台、通信网路、安全和测试示范等内容的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以标准引导和规范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支撑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促进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架构搭建和多种应用场景探索,推动“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
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组长葛雨明指出,此次应用试点工作还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全国C-V2X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体系,推进各地区、各企业健全C-V2X安全证书管理基础设施,保障路侧设备和车辆身份的真实性和安全通信,进一步基于可信根证书列表扩大全国跨域互认范围,推动建立形成跨部门协同的身份认证体系,为试点工作建成全国性安全互通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模式奠定保障基础。
抢占产业化发展关键时期
关于试点,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各地方应重视试点申报工作,作为打造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机遇。《通知》的综合性、统筹性较强,试点成果将成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有意愿进行申报的城市,可结合以往“双智试点”“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车联网先导区”或其他测试示范工作经验,积极做好申报准备工作,以试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城市现有资源配置、集聚创新力量。计划未来大力发展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也可参考试点要求,进行基础设施布局和示范应用准备,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做好资源和能力储备。
另一方面,企业应密切关注试点进展,把握产品技术升级和扩大市场的机遇。《通知》在车、路、云、网、图各领域均提出建设要求,不仅面向于协同预警功能实践,也面向协同辅助驾驶车辆、协同自动驾驶车辆,产品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可参与性强。通过试点引导城市应用范围扩展、推动跨地区协同,有助于降低企业试点示范成本,推动产品连续化、规模化应用。企业可选择基础良好城市参与试点工作,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实践,把握当前规模化扩展的前期窗口,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商业模式。
“在前期技术赋能和应用需求不断相互启发、协同创新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产业对部分标准交叉内容理解不一致,跨行业跨领域技术标准需进一步高效与精准协同等问题。”葛雨明特别强调,在试点推进工作中,须坚持跨行业跨区域统一协同开展标准研究与制定,以“车路云一体化”实际应用为导向,进一步充分发挥跨行业组织的产业协同作用,梳理已有标准,形成共性架构、各层应用的共性、基础、关键技术标准清单,明确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联合完善信息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车辆智能管理、基础地图等系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