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 返回

优化储能技术 澎湃创新动能

作者:乔 栋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昆仑山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占地近800亩的光伏基地内,蓝色的光伏板集中成片,与远处的雪山相互映衬。

格尔木市新能源装机占比达91.7%,新能源装机增速较快,在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也给当地新能源消纳带来一定压力。如今,得益于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项目,这里新能源消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在格尔木市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基地光热电站,矗立着高188米的集热塔,塔顶发出耀眼光芒。“白天,阳光加热塔顶内的熔盐。晚上,光伏停止发电后,可以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继续进行发电。”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格尔木检修中心副总经理苏岳介绍,“该项目装机规模为5万千瓦,克服了光伏发电‘日盈夜亏’的痛点,可以24小时稳定供电。”

除了光热项目,电化学储能项目也在发挥效力。

春节假期过后,戈壁滩上依旧寒冷。中国绿发青海分公司格尔木检修中心技术员乔梁戴着安全帽,在储能园区巡检。园区由50座形似集装箱的电池仓组成,仓中排布着电池组。“每个电池仓由200多组磷酸铁锂电池组组成,每小时可以稳定放电5万千瓦时。”乔梁说。

储能园区的不远处,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即将建成。“该项目利用空气压缩技术,在加压和释压的过程中完成充放电。这个储能项目性价比高。相信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利用率会越来越高,戈壁滩会愈发成为新能源的聚宝盆。”乔梁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0日 04 版)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